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大话红楼256:贾宝玉中邪的真相?沈世兄三个字的奥秘?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宝玉中邪的真相?沈世兄三个字的奥秘?
上回我们说到,宝玉说:怪道前儿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呢。
这里存在一个严重的时间悖论。
下面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中这一段故事的时间顺序。
这一段,有两个明确地时间节点。
第一个、三月中浣。中浣,原指古时官吏每月中旬的休沐日,后来泛指每月中旬。
我们姑且算作是三月十五。
第二个、薛蟠说: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于是今天就是五月初二。
三月十五到五月初二就是47天。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3月15日,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遇到黛玉,然后宝玉去看望生病的贾赦,遇到贾芸。
次日,也就是3月16日,贾芸给王熙凤送礼,去绮霰斋见宝玉,当晚红玉梦贾芸。
次日,也就是3月17日,王子腾夫人的生日,当晚宝玉被贾环烫伤。
次日,也就是3月18日,宝玉见了贾母,承认是自己烫的。
过了一日,也就是3月19日,就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国府来请安。
被烫伤的宝玉不出门,咱们假设两天。
于是3月22日,李纨、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看宝玉,当天宝玉、王熙凤中邪。
到了第四日早晨,3月25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来救宝玉、王熙凤。
要求:将他二人安在一室之内,除亲身妻母外,不可使阴人冲犯。
话说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这就到了4月27日。
宝玉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疮痕平服,仍回大观园内去。
我们假设宝玉在大观园又住了5天。
5月2日,宝玉见贾芸,然后去找黛玉,被薛蟠骗出。
这期间,宝玉养脸上的伤,和回大观园居住的时间有浮动,但大差不差。
而且,不管怎么算,四月初三四,宝玉都该躺在床上养病。
此外,时间漏洞还不只这一处。
宝玉第一次见贾芸是三月中浣。
五月初二,他见贾芸却说:“我怎么就忘了你两三个月。”
三月中浣到五月初二,能叫两三月吗?
因此,有三个说法。
第一、红楼梦增删留下的漏洞。
第二、当年闰四月,也就是有连续两个四月。
第三、作者时间快进了一年。也就是说,宝玉见贾芸是第二年的事。
以上三个说法,都有合理性。
但小宝认为,这不是漏洞,也不是历法问题,更不是时间快进,就是作者刻意为之。
目的就是引人耳目。
有多引人耳目呢?
这一回,薛蟠说: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
下一回就变了: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
说好的五月初三就变成了四月二十六,作者是糊涂吗?
这就是增删十载[zai3]的结果吗?
这个错误太低级也太明显了,小宝相信,这绝对不是意外。
这就好比,在一张满分答卷中,作者偏偏把最简单的一道题写错。
目的就是让你注意这道错题。
宝玉中邪养病期间,根本见不了沈世兄,但是偏偏却见了沈世兄。
就是要我们重点关注:沈世兄这个名字。
上一回,我们分析了仇[qiu2]都尉儿子的映射。
和仇[qiu2]都尉儿子一样,这个沈世兄也是前八十回唯一一次出场。
沈世兄是什么意思呢?
世是是,兄是凶。
世兄就是凶手,谁是凶手呢?
沈。
这个沈字是什么意思呢?
沈就是沈阳。
唐代时期,属于安东都护府“沈州”。
金朝时期,完颜阿骨打攻占沈州,沿用“沈州”之名。
元代重建土城,改沈州为沈阳路。
明洪武十九年,改“沈阳路”为“沈阳中卫”。
明天启元年,清军攻占沈阳。
明天启五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修建皇宫,也就是今天的沈阳故宫。
明崇祯七年,皇太极尊沈阳为“天眷盛京”,故称“盛京”。
沈阳就是盛京,盛京就是满清入关之前的首都。
可以说,沈就是满清的代名词。
宝玉的病叫中[zhong2]邪。
中[zhong2]也是中[zhong1],邪就是不正。
中[zhong1]邪,就是中国不正,中国不正,就是外族窃据。
冯紫英提仇[qiu2]都尉儿子,仇[chou2]都为尔[er3],尔[er3]说的是满清。
宝玉提沈世兄,沈是凶手,说的还是满清。
在家国的视角下:宝玉指代的是玉玺是江山。
宝玉中邪的根本原因是:满清入关,江山不保。
宝玉还对冯紫英说:我要问,不知怎么就忘了。
他怎么就忘了呢?
宝玉第一次见贾芸说的是:我怎么就忘了。
后面见贾芸,他又说:我怎么就忘了你两三个月。
您看,宝玉是最会忘事的。
但是宝玉忘事,绝不是因为记性不好,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宝玉忘的是谁?
贾芸和冯紫英。
前文我们分析了,贾芸象征着死而复生,底色是复兴。
而冯紫英则是闯王为[wei2]代表的农民起义军,底色是反抗。
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反清复明。
宝玉的忘的不是两个人,而是自己的使命。
这又对应了,第八回红楼对宝玉的吐槽诗: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作者三番两次的题宝玉好[hao4]忘事,终究到了忘掉姓氏的地步。
宝玉对冯紫英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单你去了,还是老世伯也去了?
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
老世伯就是冯唐。
为什么冯紫英的父亲要叫冯唐呢?
提起冯唐就不得不提,王勃的《滕王阁序》。
上写:“时运不齐[ji4],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从青涩少年到满头白发,官位最高是郎中署。
对于自己的遭遇,冯唐的总结:“文帝名如其人好[hao4]文,而我好[hao4]武,因此得不到重用。景帝人如其名好[hao4]美,而我貌丑,因此得不到重用。武帝文武皆好[hao4],美丑皆喜,却偏生重用年轻的;而自己却老了,因此也得不到重用。
冯唐好[hao4]武,一辈子的梦想都是打匈奴,他的精神底色就是反异族。
等汉武帝决心打匈奴的时候,冯唐都已经九十加了。
红楼让冯唐做冯紫英的爹,一起去铁网山打围。
也算是变相完成冯唐的梦想了。
又或者说,天下危急存亡,九十岁的老头都要上场杀敌了。
同时,冯唐的唐字就更关键了。
您注意,唐寅也是唐。
汉人的朝代有:汉唐宋明。
汉宋明都太露骨,只有唐这个字,可以完美的融入到人名之中。
这就是不写之写。
冯紫英的回复就更有意思了:“可不是家父去,我没法儿,去罢了。难道我闲疯了,咱们几个人吃酒听唱的不乐,寻那个苦恼去?这一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这里指的是李自成和满清开战,这也确实是没法儿。
要知道,刚进入北京的李自成,皇位还没坐热乎呢?
如果可以,他一定不愿意那么早和满清开战。
不管是为了汉人,还是为了自己,他都上了。
结果就是个大不幸,一场大败。
那么大不幸之中又大幸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大不幸中的大幸又是什么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52 , Processed in 0.08461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