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大话红楼257:解密《红楼梦》中的大不幸之中的大幸?冯紫英口中要紧的事是什么事?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密《红楼梦》中的大不幸之中的大幸?冯紫英口中要紧的事是什么事?
上回说到,冯紫英说: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大不幸之中的大幸是什么呢?
这事不只我们好奇,大家都很好奇。
薛蟠众人见他吃完了茶,都说道:“且入席,有话慢慢的说。”
但是,冯紫英却站起身来:“论理,我该陪饮几杯才是,只是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实不敢领。”
大幸的事还没说完,又来了一个大大要紧的事。
既然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他就该去办事,怎么又到贾府,来薛蟠的书房呢?
来薛蟠的书房,自然是要找薛蟠。
那么冯紫英有什么事要找薛蟠呢?
难道,冯紫英有事要求[qiu2]薛蟠吗?既然有事又要紧,就该和薛蟠说,可是他喝了酒就走。
说明找薛蟠就没事,既然没事又干嘛来呢?
宝玉怎么来到薛蟠的书房的?
是被请来的。
那么冯紫英有没有可能也是被薛蟠请来的呢?
薛蟠请客,自然要请几个有牌面的人。
宝玉算一个,冯紫英算另一个。
问题又来了,既然有要紧的事,冯紫英完全可以不来。
干嘛又要来看薛蟠一眼呢?
因为这件大大要紧的事,和贾府相关。
您想,他都到贾府了,但是不去见薛蟠,是不是就太不给面子了。
所以他办完事,顺道来看了一眼薛蟠。
这样一说,是不是全都通了。
听说,冯紫英要走。
薛蟠、宝玉众人那里肯依,死拉着不放。
冯紫英笑道:“这又奇了。你我这些年,哪回儿有这个道理的?果然不能遵命。若必定叫我领,拿大杯来,我领两杯就是了。”
这一句话,写出了冯紫英的豪爽和直率。
他有自己的原则,说不留就绝对不留。
也有自己的态度,我喝两杯大的道歉。
众人听说,只得罢了,薛蟠执壶,宝玉把盏,斟了两大海。
那冯紫英站着,一气而尽。
宝玉还是不甘心,又问:“你到底把这个‘不幸之幸’说完了再走。”
这就是又给画重点。
冯紫英笑道:“今儿说的也不尽兴。我为这个,还要特治一东,请你们去细谈一谈,二则还有所恳之处。”
说着执手就走。
薛蟠道:“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丢不下。多早晚才请我们,告诉了。也免的人犹疑[yi2]。”
冯紫英道:“多则十日,少则八天。”
一面说,一面出门上马去了。
这顿酒,冯紫英是真请了。
第二十八回,宝玉擎茶笑道:“前儿所言幸与不幸之事,我昼悬夜想,今日一闻呼唤即至。”
这就是作者借着宝玉的口再次强调,大不幸与大幸的重要性。
可是冯紫英的答案让所有人都失望了。
笑道:“你们令表兄弟倒都心实。前日不过是我的设辞,诚心请你们一饮,恐又推托,故说下这句话。今日一邀即至,谁知都信真了。”
一句话总结就是:没有的事,一切都是个玩笑,是自己请客的理由。
可事情真是这样吗?
红楼无闲笔,这绝对不是个玩笑。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脑洞一下。
甲戌侧批:似又伏一大事样,英侠人累累如是,令人猜摹。
脂批好像也并不知道答案。
如果知道,脂批肯定会写:后伏什么事,又或者写:惜“卫若兰射圃”文字无稿!
我们默认脂批是读过原稿的。
也就是说,这件大幸在原稿中也没有出现。
那么为什么作者不写呢?
首先,铁网山打围,如果只是打猎怎么能被称作大不幸呢?
咱们前文说了,这里是暗指李自成和满清、吴三桂的山海关之战。
战败之后,满清入关,自然是大不幸。
这件事中的大幸,那自然是李自成没死,还能继续抗清。
可是最终,满清还是统一了天下。
也就是说,这个大幸也没幸多长时间。
因此,小宝倾向于,所谓的大幸是根本不存在的。
因为不存在,所以就没有写。
因为没有大幸,也就只有大不幸。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鼓励自己,恶心敌人。
读懂这一段的人,如果希望恢复汉人江山,一定会相信未来,因为还有大幸的种子。
而满清统治者,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寻找这个大幸的隐患,永远在心中有根刺而不得安生。
总之,小宝相信,这个大幸就是作者故意留下的坑,一个让后来人来填,但却又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填上的未解之谜。
然后,我们再解析一下,冯紫英口中大大要紧的事,是什么事呢?
从故事层面,小宝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事可能和冯紫英打伤仇都尉的儿子有关。
他说: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
打伤人家的儿子,仇都尉能善罢甘休?
这事肯定是非常的严重,让冯紫英都不敢再挥拳了。
小宝猜测,可能仇都尉把冯紫英给告了,马上要开庭了。
所以,老爹让他赶紧找贾府帮忙疏通关系。
第29回写道:原来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
要是不欠贾府的人情,肯定没有连忙预备送礼的举动。
等于算是变相给我们提供了证据。
最后,我们复盘一下,薛蟠请客,冯紫英像风一样来,像风一样走。
薛蟠请客的四大好东西,冯紫英一口没吃到,就喝了茶和酒。
也就是说,冯紫英空来一场。
却留下了,两个让宝玉和薛蟠无法安生的谜团。
家国视角下,这不就是农民起义给封建王朝带来的恐慌吗!
闯王虽然没有夺得天下,但是证明了可能性,留下了火种。
这才是大不幸中的大幸。
所谓的大幸就是希望二字罢了!
书归正文,冯紫英走后,众人回来,依席又饮了一回方散。
到此为止,薛蟠的宴会就此结束。
实话实说,这顿饭我们吃起来实在是太辛苦了。
作者留下了太多的谜团,给我们来解。
好消息是,我们都答出来了。
坏消息是,不知道对错。
对我们来说就是大幸中的大不幸。
这就像参加了高考,却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考没考上,实在是闹心。
想来,这就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吧?
让你猜,却永远也猜不透。
宝玉回到大观园又会发生哪些故事?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30 , Processed in 0.0811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