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脑洞西游116:为什么取经之路走了14年,背后的真相让人震惊?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7: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开平顶山取经路线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那么如何判断呢?
因为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每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都会对取经团队的状态做一次总结。
话说三藏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攀鞍上马,猪八戒挑着行李,沙和尚拢着马头,孙行者执了铁棒,剖开路,径下高山前进。
这段话的信息量非常丰富。
首先,唐僧取经的态度现在非常坚定,猴子连太上老君都不怕,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所以才能做到死心塌地,办虔诚舍命投西。
其次,取经团队的分工和电视剧大大的不同,沙僧牵马,八戒挑担。
毕竟孙猴子都回来了,老猪就得接着当苦力。
“您还别不乐意,你把我请回来不就是让我来虐你的吗?”
说不尽那水宿风餐,披霜冒露。
唐僧师徒又来到一处高山。
三藏在那马上高叫:“徒弟啊,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
面对老唐这个怂样,孙悟空必须得教他做人。
“师父休要胡思乱想,只要定性存神,自然无事。”
问题来了,什么叫“定性存神”呢?
唐僧又问:“徒弟呀,西天怎么这等难行?我记得离了长安城,在路上春尽夏来,秋残冬至,有四五个年头,怎么还不能得到?”
唐僧眼中的取经路,有两个特点:一是妖怪多,二是怎么走都走不到。
孙悟空在五庄观那一回说,取经之路十停还没有走上一停,那么现在走了多少呢?
悟空给的答案就离谱:“早哩早哩!还不曾出大门哩!我们还在堂屋里转哩!”
这就没法沟通了,感情取经团队没有走,而是在转圈圈,那么取经团队真的在转圈吗?
第25回:原来那长老一夜马不停蹄,只行了一百二十里路。
小宝推算,取经团队山路平均每天60里,平原平均100里,咱们取个平均值,一天70里。
按照唐僧走了四年,一共1460天。
现在取经团队已经走了10万200里了。
第12回,观音菩萨说的清清楚楚。
程途十万八千里,大乘进殷勤。
第8回,灵山脚下。
有玉真观金顶大仙问观音:“取经人几时方到?”
菩萨的答案是:“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
如果老老实实走路,从大唐到灵山只要两二三年,现在都四五年了取经团队按照道理应该都到灵山脚下了,您说唐僧能不着急吗?
真相只有一个,孙悟空真的带着取经团队在绕圈圈。
猪八戒肯定是知道的:“罢了罢了!我们只当转些时回去罢。”
一直兜圈子,这得兜到什么时候,可怜老猪一天一天瘦下去,也不知道高老庄的媳妇怎么样了,会不会给俺老猪带绿帽子,别人也就算了,要是隔壁老王,一定要打死他,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这些日子孙悟空每天都讲自己大闹天宫的故事,总之是不讲个十万八千遍不罢休,老唐的耳朵都磨出糨子了。
猪八戒絮絮叨叨的背菜谱,竟是什么猪肉炖粉条子、红烧肉什么的,每天说的老唐口水直流。
沙和尚就是一块木头,一个月也蹦不出几个字。
唐僧连个能正经说话的人都没有,这个观音菩萨也真是的,没有妹子也就算了,咱就不能安排几个正常的徒弟吗?
和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的颜值都被拉低了,还能不能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了,想想如果能遇上妖精就好了,最起码不寂寞呀。
话说取经团队走到山脚之下,只见这山:看那八面崖巍,四围险峻。
麂鹿成群穿荆棘,往来跳跃;獐犭巴结党寻野食,前后奔跑。
伫立草坡,一望并无客旅;行来深凹,四边俱有豺狼。
应非佛祖修行处,尽是飞禽走兽场。
根据这个描述,十有八九就得有妖怪出没,老唐难免紧张起来。
唐僧战战兢兢,进此深山,心中凄惨,兜住马。
当场写了一首诗:悟空啊!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
这首诗可不简单,非常有文学造诣诗,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作者从近二千味中药的药名中,挑选能表达小说内容的药材,药名和全诗浑然一体来表达唐僧的心态。
其实这首诗大家也不必深究,就是要告诉大家唐僧该吃药了!
孙悟空听了,呵呵冷笑,注意这可是冷笑,眼神里充满了鄙视。
“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我这没有药,有药也救不了你,谁叫你是唐僧肉呢?
总之,唐僧跟着孙悟空走就对了,不要胡思乱想,这就叫定性存神。
唐僧师徒来到了一个咱们怎么看都像有妖怪的山头,但是这次他们失算了,等待他们的不是妖怪,而是寺院。
自家人遇上自家人,大家都是和尚,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吧。
但是老唐却哭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寺庙叫敕建宝林寺,咱们简称宝林寺,敕建的意思就是皇帝投资建立的,属于国有资产,这个建筑规模和等级是观音禅院不能比的,说到观音禅院,就不得不提金池长老,不知道这个庙宇的老大会不会也有什么比较变态的爱好。
孙悟空查看一番,告诉老唐这个庙很安全,没有妖怪,您放一万个心。
老唐一听没有危险,心下大喜。
“我进去。你们的嘴脸丑陋,言语粗疏,性刚气傲,倘或冲撞了本处僧人,不容借宿,反为不美。”
我长的好看我先上,你们丑你们退后。
老唐一个人进了宝林寺,眼看这座寺院金碧辉煌,心中十分感慨。
“我那东土,若有人也将泥胎塑这等大菩萨,烧香供养,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
唐僧这句话道出了取经的真谛,那就是扩大地盘。
翻译过来就是如果大唐是如来的地盘,他就不需要取经了。
说来奇怪,老唐走了半天没遇上一个和尚,反倒是遇上了一个道士,这是什么节奏?
喂,兄弟跑错剧场了吧,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个道人是专门负责扫地撞钟干杂活的,道人给和尚干杂活,是不是很奇怪呢?
可见在乌鸡国和尚的地位比道士高的不是一点半点。
道人赶忙通报给了方丈,这里的方丈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僧官,名义上是和尚实际上人家主要工作是当官。
僧官一听,什么东土大唐来的高僧,赶紧起身换了衣服,按一按毗卢帽,披上袈裟,开门迎接。
唐朝来的外交大使,这可得好好招待。
但是一看唐僧光着一个头,穿一领二十五条达摩衣,足下登一双拖泥带水的达公鞋,斜倚在后门。
僧官大怒。打骂这个道士:“这哪里是唐朝的圣僧,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要饭的,只有城里的大官来烧香,我才出来迎接。看他那嘴脸,不是个诚实的,多是云游方上僧,今日天晚,想是要来借宿。我们方丈中岂容他打搅!教他往前廊下蹲罢了!”
唐僧太穷了,尽管一路上打砸抢烧了那么多洞府,但是妖怪洞里怎么可能有什么像样的衣服,就是有的话也没有和尚穿的。
感情宝林寺的方丈是个势利眼,以貌取人的主。
老唐听见有人这么说自己,满眼垂泪。
“可怜可怜!这才是人离乡贱!我弟子从小儿出家,做了和尚,不知是那世里触伤天地,教我今生常遇不良人!和尚你不留我们住算了,怎么又说这等话,教我们在前道廊下去蹲?此话不与行者说还好,若说了,那猴子进来,一顿铁棒,把孤拐都打断你的!”
老唐一肚子都是怨念,但是眼泪还没有掉下来。
这个和尚还不如金池长老呢,人家好歹识货要是带着猴子进来就好了,打断他丫的腿。
既然进来了,要是这么出去肯定被猴子笑话,硬着头皮还是问他一句吧。
“老院主,弟子乃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经过宝方天晚,求借一宿,明日不犯天光就行了。万望老院主方便方便。”
这个僧官好不耐烦,这么大一个和尚一点都不懂事。
那么这个僧官为什么那么歧视唐僧呢?
书中暗表,他曾经收留了一批像老唐一样的流浪汉,但是没想到这些人一住下来就不走了,一住就是七八年。
闲时沿墙抛瓦,闷来壁上扳钉。冷天向火折窗棂,夏日拖门拦径。幡布扯为脚带,牙香偷换蔓菁。常将琉璃把油倾,夺碗夺锅赌胜。
感情人家是吃过亏的,遇到过流氓和尚,有过教训。
这样一说,这个僧官也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他只是被社会改变了。
老唐心里委屈:“可怜啊!我弟子可是那等没脊骨的和尚?”
欲待要哭,又恐那寺里的老和尚笑他,但暗暗扯衣揩泪。
这次老唐眼泪掉下来了,因为被人说是没有脊骨的和尚。
这里您是不是要对唐僧刮目相看了呢?
你可以瞧不起我,但是不能侮辱我的职业。
信仰是什么?
信仰最基本的就是对自己的职业的尊重。
有人说《西游记》尊佛抑道,恰恰相反,书中对大多数和尚的描述都不是正面的。
老和尚笑着进去,哭着就出来了。
孙悟空看到唐僧窝窝囊囊的样子,就很生气。
“寺里和尚打你了?”
老唐答:“不曾打。”
孙悟空又问:“寺里和尚骂你来?”
老唐答:“也不曾骂。”
猴子心里不爽了,有什么事你倒是说呀。
唐僧委屈的交代了一切,孙悟空一听,这些和尚居然也敢欺负唐僧,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吗?
不知道老唐是谁罩着的吗?
打狗也不看主人,放心吧老唐,除了俺老孙我,谁都不许欺负你。
那么孙悟空如何为唐僧出气?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49 , Processed in 0.0908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