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大话封神76:邓九公也怕谣言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0 08: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文,在惧留孙的嘴里土行孙和邓婵玉的婚事就成了天数,为了实现天数就得不择手段,姜子牙也很为难,谁有这个口才能说服邓九公嫁女儿呢?非散宜生不可。散宜生看看土行孙这个差事真难呀。
再说邓九公得到消息听说土行孙被抓,一筹莫展,旗门官来报散宜生求见,邓九公说:两国正当争占之秋,相见不便。散宜生就对:两国相争,不阻来使。土行孙被抓之后,太鸾重新当上先行官就劝邓九公:“元帅乘此机会放他进来,随机应变,看他如何说,有何不可?”这一见邓九公可就倒霉了,邓九公首先表态,咱们各为其主,要是劝我投降,你就免开尊口了。
哎,元帅大人您想多了,我是告诉您你的女婿被抓了,姜丞相不忍心拆散这对苦命鸳鸯,所以特地让我来问问您看怎么办?
邓九公大惊失色:谁为吾婿,为姜丞相所擒?
元帅不必故推,令婿乃土行孙也。
邓九公听说,面皮通红,心中大怒,厉声言曰:“大夫在上:吾只有一女,乳名婵玉,幼而丧母。吾爱惜不啻掌上之珠,岂得轻意许人。今虽及笄,及笄的意思是15岁,现在邓婵玉刚满15岁,所求者固众,吾自视皆非佳婿。而土行孙何人,妄有此说也!”你怎么有脸说的出口让我15岁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一个又老又丑又矮的土行孙。
咱们就好好看看散宜生的口才有多好,第一:古人相女配夫,原不专在门第。再说土行孙亦不是无名小辈,原是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门下高徒;这么看来也算是们当户对。
第二,元帅以令爱相许,有此一段姻缘,彼因倾心,他为元帅而暗进岐城行刺。昨已被擒,死有余辜。你自己说的话怎么可能不承认呢,再说他们俩是彼因倾心,土行孙为了你的女儿冒生命危险,你怎么好意思看着他死呢?
第三,土行孙说了:为此一段姻缘,死不瞑目。我被土行孙的真爱所感动,苦劝姜丞相、惧留孙才暂且保住他的性命,元帅要是同意,姜丞相仍将土行孙送还元帅,以遂姻亲,再决雌雄耳。第三条就有点威胁的意思了,土行孙是一定要娶邓婵玉,不然后果你想想吧。这不就是逼婚吗?
故事说到这里,您还记得当初邓九公怎么许诺的吗?你若早破西岐,吾将弱女赘公为婿。但是到了土行孙嘴里就变成了:将女许我,欲赘为婿;被他催逼弟子,弟子不得已,仗地行之术,故有此举。整个逻辑就变了,邓九公是先灭西岐再许配女儿,但是土行孙的就是先许配的女儿再灭西岐。当时这是两个人的私密谈话,没有外人知道,很显然土行孙说谎了,但是邓九公也没有办法证明土行孙说谎,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他有条件的把女儿许配给了土行孙,邓九公心理有苦说不出,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话我没说,土行孙算什么,怎么可能,这是土行孙胡说八道。散宜生嘿嘿一笑,土行孙不可能无中生有,快说你是不是酒后给他许诺了?邓九公没奈何只好承认自己确实说了这话,您可能就要问了,老邓打死不承认不就完了?他不承认,散宜生就得拉土行孙出来当面和他对峙,到时候不是更丢脸,也罢,就算我说了,那也是灭了西岐才嫁女儿。他都被抓了,西岐也没灭,没有了必要条件,这个协议自然实效了。但是散宜生表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说反悔就反悔呀,元帅言之,土行孙信之;土行孙又言之,天下共信之;传与中外,人人共信。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西岐以土行孙的口供为准,打个比方就比如两岸对一个中国的不同表述,土行孙说了他因为你许配的女儿,才行刺武王,不管这事有没有成功,他去做了,作了就算完成协议,不然我们就敲锣打鼓告诉天下,你想想天下人人是信你的还是信土行孙的,这事没有真相,传出去就是个笑话,在所有人眼里你女儿就已经是嫁过土行孙的人了。您觉得荒唐吗?现实中这样的事还少吗?我才不关心真相怎么样呢?我就看着土行孙可怜,本来就残疾还受当朝权贵大元帅的欺骗,这个世界真是太没天理了,更有甚者还有人没准还会据此写上几本畅销书:《土行孙和邓婵玉二三事》、《风流小姐邓婵玉》等等,留言止于智者,你可知道到少留言是由智者创造的。邓九公祸从口出,被人抓住把柄,可把女儿嫁给土行孙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太鸾在旁边是听的清清楚楚,在邓九公耳边耳语几句之后,邓九公居然改口同意了:“大夫之言深属有理,末将无不听命。等我将此意与小女商确,再令人至城中回复。”之后果然就派太鸾到西岐城中回信:婚事我们同意,但是有个条件,后天日子就不错,丞相要亲自带着土行孙入赘。姜子牙是欣然接受,双方都是各有打算,邓九公听太鸾的主意要借这个机会绑架姜子牙,选有力量军士三百人,各藏短刀利刃,埋伏帐外,听击杯为号,左右齐出;不论子牙众将,一顿刀剁为肉酱!命赵升领一枝人马,埋伏营左;候中军砲响,杀出。命孙焰红领一枝人马,埋伏营右;候中军砲响,杀出。命太鸾与儿子邓秀在辕门拦住西岐众将。最后分付后营小姐邓婵玉领一枝人马,为三路救应使。同时姜子牙要借这个机会,抢了邓婵玉,命杨戬变化随身保护自己,选精力壮卒五十名,装作抬礼脚夫;辛甲、辛免、太颠、闳夭,四贤、八俊等充作左右应接之人,俱各藏暗兵利刃。又命雷震子领一枝人马,抢他左哨,杀入中军。再命南宫适领一枝人马,抢彼右哨,杀入中军。命金吒、木吒、龙须虎统领大队人马,救应抢亲。转眼到了当天邓九公远远就看见姜子牙乘四不相,带领脚夫一行五六十人,并无甲胄兵刃。心中暗喜姜子牙中计,二人相见一番寒暄,子牙专门把惧留孙介绍给邓九公,等进了大帐,子牙命左右:“抬上礼来。”邓九公刚接过礼单,只听礼盒内一声炮响,恍若地塌山崩。子牙所带随从全都拿出兵器杀上帐来,邓九公措手不及转身就跑,太鸾与邓秀见大事不妙也转身逃走,转瞬间四下伏兵尽起,喊声振天。土行孙不管不顾直奔后营,别的不寻,转找邓婵玉,那么小姐命运究竟如何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22 , Processed in 0.08667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