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回复: 0

水浒人物传44:飞天大圣—李衮: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缨盖盔兜项,袍遮铁掩襟。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飞刃齐攒玉,蛮牌满画金。飞天号大圣,李衮众人钦。
李衮,徐州邳县人氏,绰号飞天大圣,是中二病山头芒砀山的三当家。
关于他落草之前的信息,比如他的出身、经历、人际关系,书中都没有提到,典型的三无好汉。
咱们照旧只能从出场诗中找线索。
胸藏拖地胆,毛盖杀人心。
说明什么呢?
他胆子大心狠,这只是表面。
梁山好汉谁不是呢,没特点。
要从灵魂深处挖掘,真相就是他有胸毛。
在梁山上不缺狠人,但明确说有胸毛的狠人就他一个。
想象一下,荷尔蒙的味道是不是迎面扑来。
他另一个特点就是和八臂哪吒项充太像了。
第一、他是邳县人,项充沛县人,他俩是徐州老乡。
第二、都是重步兵装扮,浑身重甲。区别是他左手挽牌,右手伏剑。项充是左手团牌,右手标枪。
第三、他背插二十四把标枪,而项充背的是二十四把飞刀。
怎么看都感觉作者是为了給芒砀山凑人数,把项充給ctrlcctrlv了一下,这也太不用心了。
不过并不妨碍咱们脑洞,您只要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李衮与项充还是不同的。
那就是李衮的本事不如项充。
项充的飞刀百步取人,无有不中,主要战绩是伤了杨春的战马。
而李衮的标枪是亦能百步取人,无战绩。
从难度上讲,飞刀小巧,学起来比标枪难的多。
项充的学武流程应该是这样的,先学扔标枪,然后再把标枪升级为飞刀。
显然李衮还处在扔标枪的初级阶段。
然后项充使的是剑,樊瑞就是专业耍剑的。
书中说:樊瑞左手挽定流星锤,右手仗着混世魔王宝剑。
樊瑞是全真道士出身,初入江湖时耍的是宝剑,后来才学的流星锤用于马上作战。
小宝大胆猜测,李衮其实是学习了樊瑞和项充两个人的能耐。
所以故事还原出来就是这样的。
樊瑞和项充到芒砀山落草,为了快速发展,樊瑞创造性的发明了全新的拉人头模式。
招募三个兄弟就是黑铁弟兄,从黑铁到青铜是三十个,从青铜到白银是三百个,从白银到黄金是三千个。
然后一直苦于没有出路的李衮就横空出世了。
短短时间他就从黑铁晋升到了黄金。
为了表彰他的突出贡献,也为了激励全体弟兄,樊瑞特别提拔他作了芒砀山的三当家。
在芒砀山全体大会上,正式宣布了任命,还給李衮起了飞天大圣的外号。
飞天的意思就是一飞冲天,鼓励大家学习李衮的飞天精神,多多发展下线。
大圣当然说的是孙悟空了,希望李衮能够发挥美猴王精神,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
水浒传成书早于西游记,樊瑞肯定是不知道,混世魔王在西游记里是要被孙悟空給弄死的。
李衮是芒砀山树立的典型,那就得用心打造。
可这位三当家的武术实在是烂的一批。
于是樊瑞就和项充轮流辅导。
樊瑞教耍剑,项充教射击。
然后咱们就鉴证了一个练武奇才的诞生。
短短时间内,他居然就学的有模有样了。
这段时间有多短呢?
据朱贵的情报显示:
徐州沛县芒砀山中,新有一伙强人。
芒砀山比梁山成立晚,甚至晚于宋江上山。
充分说明,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芒砀山率先向业界龙头梁山集团发起挑战。
著名江湖营销大师宋江公明,vs江湖传销后起之秀樊瑞。
第一战,项充李衮滚入史进阵中,大杀一番,杀得史进兵败三四十里。
经过实践的检验,经过这段时间的突击,李衮的武艺突飞猛进。
决战中,魔法pk,樊瑞败给公孙胜,李衮和项充跌入陷坑被擒。
虽然失败,并不可耻。
李衮和项充被抓后,很有骨气的就投降了。
我去劝降樊瑞,留项充当人质。
宋江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如果人人都有这个觉悟,我梁山何愁一统江湖。你俩都去,我一个也不留。”
上梁山后,李衮与项充一起,负责把守梁山泊山前第三关。
先后参与了攻打大名府、曾头市等战斗。
基本上没啥战绩,李衮和项充两人一直都半斤八两。
直到东昌府一战,芒砀山三人组围殴张清,然后项充居然就被丁得孙的标叉刺中。
就这一下,项充的戏份就超过李衮了。
本来两个人就像双胞胎一样,一直都是组队出现,可是现在项充受伤居然就有了特写,获得了梁山二等功,你说气人不气人。
后来项充获得的一系列待遇,让李衮多么后悔当初受伤的不是自己。
大聚义时,李衮排第65位,对应星号为地走星。
而项充是地飞星,李衮很不满意,因为他的外号叫飞天大圣,他应该叫飞才对。想来肯定是因为项充受过伤,自己没有,委屈,难受,想哭。
两赢童贯时,李衮和李逵、鲍旭、项充四人组队,截杀溃退的童贯。
项充保护李逵,李衮就负责鲍旭,刚好鲍旭用的是大宝剑,俩人一起耍剑,成就一段缘。
招安后,四人正式成立屠杀小队,战绩斐然。
李逵和鲍旭都是莽夫,打起仗来就知道冲锋,可就苦了项充李衮。
每次打仗都得拉着,如果说他俩是宋江的狗,这二位就是拴狗的绳子。
战场上经常就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李逵和鲍旭两个要杀入城去,项充李衮死当回来。
做男人难,做李逵的男人更难。
尽管如此,也拦不住该死的鬼,鲍旭还是死于杭州城门之下,应了他的外号丧门神。
万幸,项充李衮把李逵抢救了回来。
如果李逵死了,真不知道宋江会如何处置二人。
李逵只要不死,就往死里作。
他冲锋在前,项充李衮只能跟在屁股后面追,追着追着就追进了死胡同。
睦州之战,三人追击郑彪,追没问题,可是你别不认识路呀。
结果被方腊军队把他们和宋江主力拦腰截断。
项充发现不对时,已经晚了,不想前面溪涧又深,李衮先一交跌翻在溪里,被南军乱箭射死。
李衮就这么死了,典型的阴沟里翻船。
不过项充更惨,作者又给了个特写,剁做肉泥。
这就是戏多的代价。
只有李逵一个赶入深山里去了,这里怎么看都像是,李逵发现形势不好,不管其他人自己先跑了。
李衮一生最骄傲的时候,就是他在芒砀山的崛起。
从无名之辈变成飞天大圣。
可是怎么上了梁山之后就平淡无奇了呢?
明明梁山上高手众多,而作为武学天才的他却丝毫没有进步。
因为他早就没有了最初逆天改命的动力了。
他满足于富足的生活,便没有了摆脱困顿时的冲劲。
为什么决处能够逢生?
就是绝境之下可以激发潜能,而一旦没有那么危机的时候,就会归到自己原本的水平了。
所以危中才有机。
没有危险的时候,就如同李衮一样,便也就不再是万众无一的练武奇才了。
回忆一下,你成长最快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人生最难的关口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20 , Processed in 0.0848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