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水浒人物传51:紫髯伯-皇甫端:没有我,梁山不可能被诏安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家艺术无人敌,安骥年来有神力。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这一回,小宝要讲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人,他上山最晚,他在水浒中没有一句台词,但是他却是决定梁山命运的关键人物。
他就是著名动物学家——皇甫端。
据张清介绍,他原是幽州人氏。
北宋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这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就算施耐庵先生强行地图开疆,也只能把部分大家不熟的州划进北宋。
借吴用之口吐槽:“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如果大宋能够拿下幽云十六州,或许就没有后来的一系列历史悲剧了。
皇甫端出生在辽国,而且他长得,“碧眼黄须,重瞳,虬髯过腹”。
这个长相,怎么看都是一个外国人。
可是张清介绍他的时候说:貌若番人。
张清认为皇甫端是个汉人,这也有可能,毕竟李云也是绿色眼珠。
所以,皇甫端到底是不是外国人呢?
宋江给了标准答案:“我虽在中原,不晓其理。”
宋江自己以中原人自居,那就是默认皇甫端是外国人了。
而且根据出生归属地的原则,皇甫端就是个辽国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张清说皇甫端貌若番人,刻意隐瞒他是番人的事实呢?
书中说:皇甫端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证,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才。
皇甫端是个兽医,而且是顶级的那种,他这个技术在哪里学的?
想来应该就是在辽国,契丹就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
古代的战马就相当于现在的坦克,皇甫端到哪都是高级人才,他为什么要离开辽国呢?
为什么张清上山要推荐皇甫端呢?
为什么皇甫端接到邀请之后,毫不犹豫的就上梁山了呢?
一个著名国际兽医,千里迢迢来到大宋,就是为了上梁山当土匪的吗?
显然不是这样。
小宝做个假设,皇甫端是辽国的通缉犯呢?
这样就合理了,他在辽国犯了事,被辽国追杀,所以逃到中原,隐姓埋名。张清看中皇甫端的才能,一直保护他,为了防止他人怀疑,刻意说他是貌若番人。如果张清上了梁山,谁来保护皇甫端呢?所以宋江一邀请,皇甫端就上了山。
宋江说我虽在中原,不晓其理,可见,他对张清举荐的这个人,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皇甫端的外貌可以说成基因变异,强行解释,可是他的口音很难改,比如他的外号紫髯伯,完全就是因为口音引起的误会。
您看皇甫端明明是黄胡子,怎么就成了紫胡子了?他自己染的吗?
不是,因为他原本说的是髭髯,满嘴胡子的髭髯。
但是他发音不准,就变成了紫髯。
原著上说:“梁山泊内添一人,号名紫髯伯乐裔。”
他的外号是紫髯,伯乐裔。但是因为他的口音问题,介绍自己的时候就说成了,紫髯伯,乐裔。
读音不好,断句不准,他就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了一个老伯伯。
所以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为了隐藏他的身份,作者干脆就不让他说话了。
就连一句见宋江叫爸爸的台词都没给皇甫端。
而是以一句:  皇甫端见了宋江如此义气,心中甚喜,愿从大义。给带过了。
很快,让梁山所有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大聚义梁山排名,最后上山的皇甫端,居然排到了第57名。
刚上山,啥贡献都没有,就57了。
这太不符合梁山的晋升的一贯流程了。
就凭皇甫端还没有展示的技术?
还是凭着张清的一张大脸?
显然都不是,这里面埋藏了一条很重要的暗线。
北宋为什么要诏安宋江?
首先是梁山战斗力果然强。
其次就是辽国攻宋。
诏安其实是在国内外局势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一直相安无事的边境,为什么辽国突然挑起战端呢?
因为梁山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暴露了北宋的孱弱。
问题就来了,这其中皇甫端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皇甫端不是个小人物,他十分可能是辽国派往大宋的间谍,工作就是策反。
开始他是想策反张清,还没成功就上了梁山。
宋江留下皇甫端,并且给他一个很高的位置,其实是一个外交策略。
利用辽国的压力,来逼迫朝廷改变策略,诏安梁山。
而且降辽,梁山领导层也不是没有想过。
征辽时,吴用就说过: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
宋江给皇甫端命名地兽星,可见宋江知道皇甫端的身份,他看着是个人,其实心里是头兽,不是个好人。
虽然宋江不喜欢皇甫端,但是他有用,他是宋江诏安的一步险棋。
宋江密令吴用和皇甫端接触,无论如何要让宋辽开战。
也不知道吴用和皇甫端聊了什么?
总之,辽国攻宋了,然后梁山诏安了,接着皇甫端就被软禁了。
这也就刚好解释了,为什么宋江攻幽州,作为故乡人的皇甫端一点态度都没有。
他都没有人身自由了,还能有什么态度呢?
平定辽国后,皇甫端被宋徽宗留在御前听用。
皇甫端大喜,自己终于可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了,虽然自己的工作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从北宋皇帝身上有所收获,送去更珍贵的情报。
他努力工作的时候,噩耗传来,辽国亡了。
那一天,他发誓一定要让宋为辽国复仇。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北宋皇帝下令不许开炮。
一声巨响,凌振点燃弹药库殉国了。
皇甫端知道,他的时间也到了,他来到马棚,朝着幽州的方向磕头三下。
一根绳吊死了,他也殉了他的大辽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32 , Processed in 0.0865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