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水浒人物传61:铁面孔目-裴宣:致少年,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破灭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山一百单八将,您要问谁是最具侠义心肠的人,备选答案好几个。
但您要是问谁是梁山上,最正直、最耿直、最忠直的钢铁直男,那答案只有一个。
他就是裴宣。
“问事时智巧心灵,落笔处神号鬼哭。心平恕毫发无私,称裴宣铁面孔目。”
裴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担任蓟州府的六案孔目,
“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处人都称他铁面孔目”。
铁面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原指古时候士兵作战,将“铁面”戴在脸上以防敌军的偷袭。
后来衍生为不害怕权贵,不徇私枉法的正直官员。
“孔目”一词最先出自于唐朝,原义为管理官府的各种档案。
孔目这个工作很复杂,小宝就不科普了。
在水浒中,咱们就简单把他理解为负责案件审理的法庭庭长就行了。
封建王朝,主张刑不上大夫,嘴里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实际操作起来,完全看统治者的心情。
而裴宣却是依法治国的坚定捍卫者。
“为因朝廷除将一员贪滥知府到来,把他寻事刺配沙门岛。”
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
本来裴宣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可是,命运并没有放弃裴宣。
路过饮马川的时候,被落草的邓飞孟康给救了。
而且邓飞非常仰慕他的为人,主动让贤。
裴宣百般拒绝,但终究还是被邓飞一颗诚心感动,做了饮马川扛把子。
然后裴宣就释放了天性。
他严肃的外表之下,竟然还藏了一颗侠客的心。
别看他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
居然也能拈枪使棒,舞剑抡刀。
喝到性头上,还会舞剑助兴。
戴宗杨林到蓟州寻找公孙胜时,路过饮马川,恰遇邓飞孟康下山劫道。邓飞因与杨林有旧,将二人请上山寨盘桓。酒席上,裴宣起身舞剑饮酒,戴宗称赞不已。
戴宗这个称赞,怎么看都像是场面话,毕竟人家裴宣刚刚表示愿意组团入股梁山。
不管他跳的好坏,裴宣的内心也住着一个小男孩,怀揣着仗剑走天涯的梦想。
那么裴宣为什么愿意上梁山呢?
问就是作者安排。
再问就是人生理想。
一个饮马川有多大?
三百来人,财赋十余辆车子。
再说,山上的主要工作就是打劫,邓飞一个人就包圆了。
他作为一个文官其实没什么事可干。
就是天天搞模拟法庭,也有玩累的时候。
投奔更大的山头,才能有更大的舞台。
裴宣才有用武之地。
果然不出所料,上梁山后,梁山就专门为裴宣成立了纪检委,不然那就白瞎他这个人了:“新近又立了铁面孔目裴宣做军政司,赏功罚罪,已有定例。”
裴宣一手建立了梁山的奖惩体系。
同时他还兼职负责分派头领,点拨军兵,谁下山厮杀,谁留守山寨,裴宣有一定的发言权。
此后裴宣就没下过山,只在祝家庄之战,裴宣假扮郓州孔目,将李家庄的李应杜兴骗上梁山。
又一次穿起熟悉的官府,裴宣也是感慨无限。
大聚义时,裴宣虽然是个文职,但凭借其在梁山组织建设上的贡献,排名第47位。
对应星号为地正星,正就是形容他做人公平公正公开。
第一次进行招安时,因为裴宣有做官经验,负责下山迎接钦差。
萧让宣读招安诏书时,裴宣在旁负责赞礼。
两赢童贯时,裴宣位居中军,现场观战,查点战绩。
裴宣的工作真没什么可说的,他更像是一切的旁观者。
所有人办了什么事,他都要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然后去向宋江汇报。
裴宣不用上战场杀敌,自然就没有风险。
不但没有风险,他还越加的发福了。
他活到了最后,被封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
裴宣不愿为官,与杨林商议,自回饮马川,受职求闲去了。
为什么裴宣不愿为官了呢?
第一、武奕郎兼诸路都统领,这特么是个武职,和裴宣的司法专业不对口。
第二、小宝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裴宣理想的破灭。
裴宣没有在大宋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觉得是他官位不够。
可他在梁山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呀!
大聚义排名体现的还不够明显吗?
排名是天定的,哪里体现梁山的奖惩制度了。
李逵犯过那么多错误,有受到什么惩罚吗?没有。
裴宣连改变一个山头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实现理想了。
裴宣有自己的功劳簿,宋江也有自己的日记本。
最终做决定的还是日记本。
裴宣再也不是那个严守规矩的人了,他没有选择辞官,而是来了个受职求闲。
一个讲究原则的人,最终选择吃空饷。
裴宣从钢铁直男,变成了一个凡人。
裴宣的一生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破灭。
说到这,小宝就想起一首流行歌曲《少年》。
歌词这么说: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
但是歌词还说了:
换种生活,让自己变得快乐,放弃执着,天气就会变得不错,每种走过,都是一次收获,还等什么,做对的选择,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别管那是一个玩笑还是谎话,路在脚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你是你呀。
都换种生活了,都放弃执着了,都让它过去了,都要做对的选择了,对的选择是什么?
让自己快乐。
这怎么能叫没有一丝丝改变呢,这都改到姥姥家去了,怎么还有脸叫少年呢?
少年不是老油条,少年之精神就是信念,就是执着,就是热血。
小宝认为一个真正的少年不会喜欢这首歌,这是投降主义,这是妥协主义。
当你不是少年的时候,才需要找各种理由证明自己是少年,让自己已有的行为合理化。
这首歌不是写给真正少年的,而是一套为放弃理想,为接受现实而开脱的说辞。
看似激情的表面,其实藏着自我欺骗。
这首歌火爆的背后,就是理想主义在残酷现实面前的破灭。
所以,你还记的最初梦想吗?
如果你还在坚持,那么你还是少年。
或许人们会说你很傻,会说你不懂变通。
但是那个不知改变的自己,那个明知南墙还要去撞的自己,那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自己,才是最初的那个少年,虽然满身伤痕,但眼神依旧清澈。
我愿敬你一杯,真正的少年,前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0:57 , Processed in 0.08949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