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水浒人物传231:番外(14):你绝对不知道,梁山最大的功臣是谁?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梁山最大的功臣是谁?
是王伦吗?
在王伦手里,梁山就是个小山头。
他顶多是在梁山搞了点基建,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功劳。
没有他,照样有梁山,没准梁山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是晁盖吗?
必须承认他是有功劳。
但是没有宋江,他早就蹲死在大牢之中了。
再说硬仗不也全都是宋江带队打的。
那最大的功臣是宋江喽。
宋江带队诏安,梁山好汉都被他的投降主义害死了。
说他毁了梁山才对。
这么一说,梁山就没功臣了吗?
不,我说一个,绝对不会有任何争议。
他虽然不在梁山之上,但他确是梁山最铁杆的支持者。
他对梁山的情,简直日月可鉴。
让我们隆重欢迎,梁山的最大股东,天使投资人,蔡太师。
蔡太师为梁山的发展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不计个人荣辱。
如果不是为了给他过生日,怎么会有生辰纲?
没有生辰纲,怎么会有七星聚义、智取生辰纲?
如果不是因为这笔钱,晁盖怎么会逃上梁山,宋江又怎么会冒死报信。
没有晁盖和宋江,怎么会有梁山的发展壮大。
扪心自问,太师缺钱吗?他不缺。
那么你说蔡太师为谁过的生日。
不就是为了梁山的兄弟们吗?
不信,你看运送生辰纲的是谁?
杨志。
为了运送生辰纲,杨志一万倍的小心。
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如此小心,为什么一个江湖混混刘唐能把压缩的线路、时间,摸的一清二楚呢?
“与他丈人蔡太师庆生辰,早晚从这里经过,此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
所以,生辰纲的风,一定是蔡家人放出去的。
这笔钱被晁盖带上梁山之后,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
晁盖能坐稳梁山,都是生辰纲的功劳。
追根溯源,这全都是蔡太师的功劳。
说蔡太师是梁山的天使投资人,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梁山却称之为不义之财,就是忘恩负义。
可是蔡太师计较过吗?为自己进行过辩解吗?有要求过回报吗?
从来没有。
用四个字形容太师,那就是:高风亮节!
晁盖死后,留下遗言: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可是宋江是万万捉不到的,所以梁山之主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这事谁给解决的?
还是蔡太师和他的好女婿梁中书。
宋江想要卢俊义上山。
这一计策的关键是什么,那就是卢俊义做不成卢员外。
吴用留下了藏头诗,卢俊义反。
如此拙劣的计策,梁中书居然没有看出来。
你信吗?
梁山要救卢俊义,梁中书直接杀了,梁山没有目标还会攻打北京府吗?
可是偏偏梁中书留着不杀。
这不是在配合宋江的计划,我是不信的。
可是梁山攻不下北京怎么办?
蔡太师派来了关胜、宣赞、郝思文,带领一万五千人马。
有人肯定说,他们是增援北京的。
那你看关胜都做了什么?
先是被宋江的忠义感动,然后轻信呼延灼的诈降,迅速战败,火线投降。
还为梁山提供了一大批朝廷训练有素的生力军。
“一边使人招安逃窜败军,又得了五七千人马。”
要知道,此时的梁山顶多有三四万兵马,还刚刚经历了围城之战的失败。
可以说非常的虚弱。
关胜这五七千人的加入,用四个字形容就是雪中送炭。
关胜投降后,第一时间表示:“小将无可报答不杀之罪,愿为前部。”
没想到吧,关胜的部队,就是攻打北京的先锋。
那么请问,蔡太师到底是要增援谁呢?
显然就是在增援梁山呀!
可是苦了梁中书,差点没死在乱军之中。
攻破北平府后,杜迁、宋万去杀梁中书老小一门良贱。
万幸,梁山中还是有人记得蔡太师功劳的。
梁中书的夫人躲在后花园中,逃得性命。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蔡太师,梁山就打不破北京,救不出卢俊义,宋江就做不了梁山之主。
用四个字,形容蔡太师:大公无私!
给梁山钱,为梁山解决继承人问题就够了吗?
他还一直为梁山谋求人才。
北京城破之后,他向宋徽宗举荐了:圣水将军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人称水火二将。
他俩能平定梁山吗?
显然不能。
他们还没有凌州,梁山的人马就来了,很快也加入了梁山。
而负责打他们的就是关胜三兄弟。
关胜带头打北京,关胜带头打凌州,是专打蔡太师的人。
而关胜也是蔡太师派来的。
蔡太师活活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笑话。
“天子驾起,百官退朝,众官暗笑。”
可是谁又能懂蔡太师的良苦用心呢?
他派人有自己逻辑的。
关胜是关羽的后人,他代表的是忠义,是梁山从土匪转变成正规军的关键。
而水火二将,看名字就知道属于魔法攻击的类别,是当下梁山最稀缺的人才。
用四个字形容蔡太师,高瞻远瞩!
更难能可贵的是,蔡太师一直为梁山的独立自主而奋斗。
他是坚决反对朝廷诏安,甚至一直在破坏诏安。
朝廷派陈太尉诏安。
诏安之前,太师召见他:“听得天子差你去梁山泊招安,特请你来说知:到那里不要失了朝廷纲纪,乱了国家法度。你曾闻《论语》有云:‘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使矣。”
您仔细品这话,什么意思?
分明就是不想让诏安成功吗?
陈太尉道:“宗善尽知,承太师指教。”
蔡京又道:“我叫这个干人跟随你去。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见不到处,就与你提拨。”
这个干人就是张干办。
他到了梁山之后,拼命的做。
见这李虞候、张干办在宋江前面指手划脚,你来我去,都有心要杀这厮。
直接导致了诏安失败。
听闻这个消息,蔡太师大怒:“这伙草寇,安敢如此无礼!堂堂宋朝,如何教你这伙横行!”
他本不想让事情办成,不成他应该笑,可是他却生气了?
为什么?
因为对梁山失望呀,要知道他可是梁山最坚定的抵抗派。
童贯战败之后,蔡太师帮忙隐藏消息,瞒着宋徽宗。
不利大宋,可是大利梁山。
为经过大战之后梁山休养生息,提供时间。
高俅全力围剿梁山的时候,太师突然主张诏安了。
他不是投降,他也只是不想梁山灭亡罢了。
除此之外,您见他在诏安上还有更多的表达吗?
没有。
终究他没有拦住梁山的投降主义。
梁山降了,蔡太师是最伤心的。
他也试着保全过兄弟们。
打辽国的时候,是他劝宋徽宗下旨撤兵。
这完全是为了梁山好,打赢了不是好事。
死人不说,功劳太大,敌人记恨。
官场的黑暗,梁山人能懂的。
可是梁山人痛恨蔡太师,说他是奸臣,说他阻碍了自己的进步。
太师的心凉了,打方腊的时候,他也懒得说了。
用四个字形容蔡太师,就是:用心良苦!
用四个字欣荣梁山,就是:不识好歹!
梁山的悲剧不可避免,而蔡太师也在试图拯救人才。
萧让在蔡太师府中受职,作门馆先生;
为什么偏偏他要留下萧让呢?门馆先生要做些什么呢?
无非就是想记下梁山的故事,不要让好汉们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萧让写下的故事就是未来《水浒传》的重要素材。
用四个字形容蔡太师:厚德载物!
回望蔡太师的一生,他对梁山是有大功劳的。
为了梁山他背负了很多不该有的骂名。
被同僚嘲笑,被百姓辱骂,史书上写他奸臣。
尽管如此,蔡太师还是不忘初心。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无理指责,蔡太师的选择便如歌中唱道“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
蔡太师任劳任怨,毫不利己,不记个人得失的为梁山做贡献。
把所有的非议都化作行动,如此博大的胸怀,怎能让人不钦佩?
为了梁山他有多辛苦你们知道吗?
没日没夜,敛财贪污。
点灯熬油,压榨百姓。
无时无刻,排挤忠臣。
为了谁呀?为了梁山呀!
他白了头发,沧桑了鬓角。
燕窝鱼翅也变得难以下咽。
人参熊掌他看都不想看。
美女如云他都提不起兴致。
有人说他老了。
不,他只是腻了。
他厌倦了富贵的生活,其实他骨子里也是想上梁山做好汉的。
但是他不能,他有他不能抛弃的责任。
做奸臣难,做一个为梁山默默付出的奸臣更难。
那么高俅、童贯、杨戬,他们就没有功劳吗?
他们也是有的。
但是没有蔡太师做的更多、更好。
如果非要说出一个人比肩蔡太师的话,那就只能是宋徽宗了。
毕竟没有他的出色经营,怎么会有梁山满山的人才呢?
真正的朋友,总是伪装成敌人,让你更加强大。
真正的敌人,总是看起来像朋友,麻痹你欺骗你,让你放弃抵抗!
最后在新的一年里,请大家举起酒杯。
为蔡太师和他的家人们举杯;
祝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愿他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愿梁山永不投降,杀入京师,夺了鸟位,实现蔡太师们的宏远!
梁山万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4:55 , Processed in 0.0898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