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9|回复: 0

[已用] 宋江送信背后的深层动机

[复制链接]

50

主题

0

回帖

259

积分

vip

积分
259
发表于 2024-12-2 13: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辰纲一案掀起轩然大波,宋江却选择冒险给晁盖通风报信。
他这么做,仅仅是为了义气,还是有更深层次的算计?
要知道,这生辰纲可是梁中书为蔡京精心准备的生日厚礼,代表着朝廷内部的权势斗争。
蔡京作为当朝太师,其权威不容小觑。
宋江放着好好的押司不当,为啥非得去趟这浑水?难道是安稳日子过得腻了,想找点刺激?
或许有人会猜,宋江是不是也看上了那生辰纲?
说到这生辰纲,整整十万贯,说多不多,说少其实也不少。
但后来晁盖分钱财时,给宋江的跑腿费也不过就是百两黄金。
这百两黄金,还得分给朱仝和雷横一份。
话说回来,宋江似乎也不缺钱,说他为了财,未免小看了他。
那么他究竟为啥要做这掉脑袋的事情呢?
《水浒传》里写了宋江的心里话:晁盖是他的贴心兄弟,如今大难临头,他怎能不救?
这段话听起来,宋江就是出于义气,想拉兄弟一把。
那他快马赶到晁盖那儿时,又是咋说的呢?
宋江说:哥哥,你是我心腹弟兄,我可是拼了命来救你的。
面对晁盖,他依然强调他们是铁杆兄弟。
但话说回来,人们常说,越是缺什么就越爱显摆什么。
不然,他其实没必要特意提这一茬。
如果宋江真是晁盖的心腹弟兄,那晁盖在抢夺生辰纲之前,难道会不找他商量?
事实上,当晁盖听说宋江来访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带了多少人来?
很明显,晁盖一开始以为宋江是带兵来抓他的。
这就形成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画面:宋江视晁盖为心腹弟兄,但晁盖似乎并不这么想。
咱们来看看宋江是咋跟晁盖说的:黄泥冈那事儿已经露馅了!
你们可得抓紧时间,要是出了啥岔子,到时候别埋怨我没来救你们啊。
他这话里的潜台词可不少,你们要是被抓了,那我也没辙!
这不就是说,一旦你们出事,我就帮不上了嘛。
到时候别埋怨我没来救你们,这不就是在说,我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你们自己的命运,我就管不了了。
你瞅瞅,这话咋听都像是在交差似的,哪有一点真心兄弟的味道。
要是真兄弟,那还不得说:大哥,你快撤,小弟我拼死也会给你断后!
说到这生辰纲的事儿,宋江他怕啥呢?怕晁盖被抓,还是怕晁盖丢了性命?都不是。
关键就在于那句到时候别埋怨我没来救你们,他其实怕的是晁盖埋怨他呀。
晁盖的埋怨,对宋江来说可是大事儿。为啥这么说呢?
首先宋江在郓城县能稳稳当当做押司,靠的就是黑白两道都给他面子。
要是他带头去抓晁盖,那他在黑道上的信誉可就彻底完蛋了,成了江湖上的叛徒,你说他这押司还能做得稳么?
县太爷可不会养闲人,到时候他这押司的饭碗可就难保了。
再说回来,抢生辰纲这事儿,在江湖上可是大快人心的好事,晁盖这么一搞,就成了反抗权贵、打击贪官的大英雄。
宋江要是不救他,那江湖上的英雄好汉还不得骂他是个出卖兄弟的混蛋啊。
宋江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那还不得瞬间崩塌了。
要知道,宋江为了塑造自己的形象,那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原文里都写了,他这辈子就喜欢结交江湖上的好汉,不管是谁来投奔他,他都一视同仁,热情款待,还整天陪着他们,从来不说厌烦。
要是有人想走,他还尽力资助。
别人向他求钱求物,他也从不推脱,总是乐于助人,排忧解难,就为了能保全别人的性命。
他还经常施舍棺材、药品啥的,救济那些贫苦的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就因为这样,他在山东、河北都出了名,大家都叫他及时雨,就像天上的及时雨一样,能救活万物。
你想想这得花多少钱、做多少好事才能换来这样的名声。
所以在报信的风险和多年的心血面前,宋江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我们再来聊聊宋江报信这事儿。宋江不送信,就没人会给晁盖通风报信了吗?
咱们想想啊,晁盖在郓城混了这么多年,那县衙里里外外,谁不是他的朋友啊?
说句实话,那县衙就像被筛子筛过一样,到处都是他的眼线。
就说那次围捕晁盖的时候,朱仝是怎么说的?
他说他怕雷横不懂事,不会做人情,所以他打算自己去前门吸引注意力,让晁盖从后门溜走。
就算宋江不插手,朱仝也有办法把晁盖给弄出去。
朱仝说雷横不懂人情世故,那也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说不定雷横碰到晁盖了,还会说朱仝不会来事儿呢。
说到底,郓城县的这两位都头,跟晁盖的关系都是铁得不能再铁了。
宋江去操心晁盖的安全问题,那真是有点儿多此一举。
换句话说,不管宋江送不送信,想抓到晁盖那都是白日做梦。
唯一的区别就是,晁盖早还是晚得到消息,他能不能多搬点儿家产走而已。
说到生辰纲,晁盖肯定是能溜之大吉的。
他现在可是挑战贪官的大英雄,简直就是江湖上的大明星。
他要是说宋江一句好话或者坏话,那都能决定宋江的人品和江湖地位。
所以你说宋江他能不送信吗?
这时候可能就有人问了,宋江他就不能装作不知道,躲一躲吗?他还真躲不了。
原文里可是写得清清楚楚的,何涛带着一群人,小心翼翼地来到郓城县,生怕走漏了风声。
他们藏好了手下的人,就只带了一两个随从去县衙。
那天刚好就是宋江值班,在门口就把何涛给拦住了,拉到茶馆里去谈事。
宋江可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他想躲都躲不掉。
他心里清楚,这消息肯定会传出去的,自己不说别人也会说。
他还知道晁盖那肯定是抓不住的,他要是不送信,到时候肯定得被人骂得狗血淋头。
所以你说他是不是必须得送信啊?
有人或许会提出疑问,假如晁盖被捕,宋江岂不是会受牵连?
我们首先要明白,晁盖是绝不会出卖宋江的。
再者即便他真的说了什么,那个时代又没有如今的监控设备。
宋江并未直接涉及赃款,你又能有何证据呢?
这也正是为何当刘唐送来黄金时,宋江坚决拒绝的原因。
只要没有确凿证据,他就无需惧怕任何指控。
在权衡过利弊之后,宋江必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虽然送信存在一定风险,但不送信的潜在危害则更为巨大。
因此他必须选择送信。事实也证明,这一决定不仅为他带来了机遇,更成为了他平凡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晁盖利用他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大肆宣扬宋江的义举,让整个江湖都知道:宋江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兄弟!
甚至连晁盖自己也深受感动,后来不遗余力地邀请宋江加入梁山。
说到底,宋江通过报信这一举动不仅成就了自己,也在某种程度上忽悠了晁盖。
宋江的选择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在人生道路上,名声始终是至关重要的。
有了名声,就能吸引众多追随者;有了粉丝,便拥有了一切可能。
过去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而宋江则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要成功,先成名。
名声究竟有何魔力,能让人如此痴迷?或许,名声是一种认同,一种在社会中的存在感。
有了名声,我们才能更好地影响他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追求名声也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承担风险,甚至需要一些策略和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8:29 , Processed in 0.0928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