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大话三国13:三句话让你俘获皇帝的心,太监的说话指南。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句话让你俘获皇帝的心,太监的说话指南。
书接上回,自从张钧打小报告之后,十常侍就危机四伏,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大把大把的掉头发,看来是时候来一场清洗行动了。
十常侍既握重权,互相商议:但有不从己者,诛之。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排除异己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地方上,赵忠张让差【chai1】人向黄巾有功者索要金帛。
给钱的自己人,不给钱的全部开除。
中央上,向朝中重臣皇甫嵩、朱儁索要钱财。
二人表示:一毛钱都没有,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能怎么样,就地开除。
咱们前文说了,皇甫嵩是冀州省长少将,朱儁是首都市长少将,太监们一句话就全给罢免了。
剿灭黄巾的三巨头,最倒霉的卢植反而现在成了最走运的人了。
与此同时,还有更骚的操作。
空缺的职位怎么办?
必须得有人补上呀?
帝又封赵忠等为车骑将军,张让等十三人皆封列侯。
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阶级标志,就是人与人的等级划分。
封侯标志着你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也就是国家的股东。
当官再大不封侯那也是职业经理人。
这也是为什么李广那么执迷于封侯的原因,不封侯就是打工仔,谁想一辈子做打工仔呢?
汉灵帝封太监做少将,给太监们股份,确实是有点过了。
因为他从根上破坏了帝国原本的晋升体系。
为国家抛头颅散热血不如几个太监张张嘴,这不就寒了大家伙的心了吗?
所以:朝政愈坏,人民嗟怨。
大汉王朝从朝廷到民间都乱成了一锅粥。
越乱越是创业的好时机,毕竟乱世出英雄,风口的猪又能起飞了。
长沙区星趁机作乱。
渔阳张举张纯造反,张举称天子,张纯称大将【jiang1】军。
补充知识点,渔阳就在今天的天津一带,造反当皇帝的,张举是第二个,第一个叫许昌。
张举张纯他俩都姓张,但是没有亲戚关系,而且他们还都做过朝廷官员,属实是汉朝的窝里斗。
他们一南一北互相呼应,全民创业遍地开花。
告急的文书如雪片,十常侍皆藏匿不奏。
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十常侍不奏呢?
肯定是上报对他们没有好处,您可能就问了,造反又不是他们造的,他们怕什么?
首先,灵帝前脚给他们封侯,后脚天下大乱,这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吗?
其次,皇帝为什么该他们封侯,还不是他们吹嘘自己有多能耐,在自己的领导下天下多么太平,他们能打自己的脸吗?
第三,奏章上大家能写什么?
肯定要分析造反源头,找人背锅,就一定有人骂十常侍,他们能自己给自己上眼药吗?
所以一定不能报,可是谁能想到朝廷里有坏人呢?
这一日,汉灵帝在后园与十常侍饮宴。
很突然,嗖的一条黑影,谏议大夫刘陶就窜了出来,跑到灵帝前大哭,别提多扫兴了。
帝问其故:你家谁死了?说出来让朕开心开心!
陶曰:“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不是我家人死了,是你老窝都要被人端了,还搁这儿喝呢?
刘陶不是一般的刚,当着十常侍的面骂人是阉人。
“国家承平,有何危急?”
少扯淡,大汉王朝天下太平,你是不是瞎啊?
四方盗贼并起,侵掠州郡。其祸皆由十常侍卖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祸在目前矣!
四方叛乱,作为皇帝你看不见;十常侍卖官,作为皇帝你也看不见;朝中忠良之辈都跑光了,作为皇帝你还是看不见。
事实证明,你才是真的瞎。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一旁的十常侍什么态度呢?
面对指责,一般人肯定是否认三连。
我不知道,我没做过,绝不可能!
但十常侍不是一般人,他们比一般人少了一般东西,所以可以额外加载一种,后世命名为绿茶的特殊效果。
只需要三句话让男人为我花掉18万这都不是事。
他们能只用三句话,让皇帝爱太监不要江山。
十常侍皆免冠跪伏于帝前。
第一句。
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
这叫偷换概念。
把政治问题变成了彼此争宠的后宫问题。
十常侍立刻就成了汉灵帝宠爱的受害者。
第二句。
愿乞性命归田里,尽将家产以助军资。
这叫以退为进。
我们只想活,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给皇帝您,我们的心理都只有皇帝您和大汉的江山呀。
第三句。
什么都不要说,趴在汉灵帝的脚下就是哭,除了哭什么都不干。
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还辩解啥,一切都在眼泪中了。
现在问题就变成了,因为汉灵帝的爱给十常侍招来了大臣们的嫉妒,到头来都是爱情惹的祸。这个套路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电视剧里的坏女人都喜欢这么说:他们嫉妒我,但是我只想待【dai1】在你身边,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我好委屈。
然后渣男就会说:宝宝乖,我相信你。
本来挺占理很严肃的一件事,就这样变成了一地狗血。
汉灵帝一看太监宝宝们那么委屈,自己必须得支棱起来呀!
帝怒谓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
果然,汉灵帝完全跑偏了,还将心比心的给刘陶解释。
朕也是个人,朕就不能交几个知心朋友,随便认两个爸爸叫叫吗?你给我死去。
呼武士推出斩之。
刘陶大呼:“臣死不惜!可怜汉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一旦休矣!”
刘陶心里想的是尽忠报国,汉灵帝想的是大臣争宠,俩人都不在一条线上,牛头不对马嘴。
武士拥陶出,方欲行刑,一大臣喝住:“勿得下手,待我谏去。”
这位是谁呢?
他凭什么这么自信呢?
众视之,乃司徒陈耽。
在三国时期司徒相当于丞相,也就是国务院总理,难怪他那么自信。
司徒入宫就问了:“刘谏议得何罪而受诛?”
汉灵帝直接给刘陶扣了两个帽子。
一个是毁谤近臣。
另一个是冒渎朕躬。
陈耽也说了三句话,差点没把汉灵帝给气死。
第一句: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无寸功,皆封列侯。
别人当狗屎,你当美食,你恶【e3】不恶【e3】心。
第二句:况封谞等结连黄巾,欲为内乱。
狗屎有毒,你难道没尝出来吗?
第三句: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见崩摧矣!
你要是再不改,你也成狗屎了。
汉灵帝该怎么回才能证明自己口味正常,不爱吃狗屎呢?
这就很考验他的应变能力了。
帝曰:“封谞作乱,其事不明。十常侍中,岂无一二忠臣?”
这就好比有人说汪精卫是卖国贼。
然后就有人站出来说:难道汪精卫就没有一点报效国家的意思吗?一个再坏的人,也能有一两个优点吧。
这句话和死者为大,他还是个孩子,并称为三大洗白圣经。
遇到这样的人该怎么办呢?
你和他是说不明白的,这都是老糊涂蛋了,直接自杀就完事了。
陈耽以头撞阶而谏。
他要以死明志,可死谏不就是证明汉灵帝就是狗屎吗?
帝怒,命牵出,与刘陶皆下狱。
汉灵帝再生气,也没当场杀他俩。
如果他俩给汉灵帝认个错,写个几万字的检讨,没准这事儿就过去了。
毕竟汉灵帝是个老糊涂蛋了。
十常侍可没打算放过他们:咱【za2】家今天留的泪,就是他俩今晚流的血。
是夜,十常侍即于狱中谋杀之。
他俩就以这么领盒饭了,进谏失败,还搭上了性命。
您说他俩为什么会死呢?
归根到底,是没有掌握三句话俘获一个男人的技巧。
刘陶陈耽一死,十常侍就开始平叛了。
也不知道这群太监们是咋想的,干嘛非得等别人举报了才行动!
就不能提前把事情给办了?
这样也不会有之前的麻烦了。
因为他们要不告诉皇帝平叛,就得假传圣旨。
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走这一步。
不过说实话,十常侍水平还是有的。
不信您看他们怎么平叛的。
分兵两路。
第一路:以孙坚为长沙太守讨区星,不五十日,报捷,江夏平,诏封坚为乌程侯。
号外号外,孙家大小子又升官了,当上长沙市长了。
号外号外,孙少爷五十天就平定了江夏。
号外号外,孙老爷成了三国中第一个封侯的人,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曹操前头了。
第二路:封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
风口又来了,代州太守刘恢立刻写信推荐刘备兄弟。
大家都姓刘,都是皇室宗亲,照顾一下呗。
虞大喜,令玄德为都尉。
都尉相当于市公安局局长,不过这是个临时职位,未经朝【chao2】廷任命。
仗没打几次,二张集团直接自爆了。
张纯残暴,士卒离心,帐下头目刺杀张纯,将头纳献,率【shuai4】众投降。
张举见大势已去,自缢而死,渔阳尽平。
又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那么这次刘备能否顺利上位,他又得了什么官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9:39 , Processed in 0.0833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