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大话三国19:汉灵帝为什么要废长立幼,刘协的非凡之处?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灵帝为什么要废长立幼,刘协的非凡之处?
书接上文,皇帝和陈留王两个小娃娃到底去哪了呢?
张让段珪劫持少【shao4】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逃至北邙山。
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震,追寻皇帝人马的赶至。
其中有一人喊得最响:逆贼休走!
这人是谁呀?
他就是河南中部掾吏闵贡。
他大概是个什么官呢?
就是现在的科员。
在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有一个好嗓门儿。
同样都是搜寻的皇帝一路。
但是只写了这个闵贡。
为什么呀?
就是因为人家表现的最突出。
也就是喊得最响。
很多时候成绩获取就是那么容易,要比别人强那么一点,哪怕是嗓门儿都行。
所以你做的多还是做的少没有那么重要,领导能看见能听见才最重要。
张让见大势已去,投河自尽,结束了他作妖的一生。
这里不得不说,虽然张让做了很多坏事,可最后也没动小皇帝和陈留王一根毫毛。
所以说他对汉灵帝还是忠心的。
换了别人,没准真来个鱼死网破。
现在好啦,张让死了,逃难小队立刻瓦解。
也就没人管这两个小孩儿了。
兄弟二人不敢高声,躲在河边乱草之中。
您可能就说了。
为什么就不跑出来呢?
直接找到军队这事儿不就结了。
此时此刻,谁不害怕呢?
谁知道来人是敌是友呢?
没人说这俩还是没有出过皇宫的孩子啦。
躲着肯定活,出去没准就死。
命只有一条,肯定要选择最稳妥的路线。
就这么俩孩子躲到四更左右,又冷又饿,相拥而泣。
又怕人发现,躲在草莽之中不敢发声。
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得有一个人出来拿主意。
谁呀?陈留王刘协。
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
兄弟二人怕走散,就把衣服绑在一起,爬上岸边。
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
《三国演义》在这里又开始出现灵异事件了。
无可奈何之际,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
流萤就是萤火虫。
那么为什么萤火虫围着小皇帝飞呢?
陈留王曰:“此天助我兄弟也!”
这句话很关键,甚至可以说是《三国演义》这本书很重要的一个主题。
就是天助。
从今日的萤火虫,到赤壁之战的东风,都是天助。
那么问题就来了,天为什么相助呢?
得到天助的条件是什么呢?
这就涉及《三国演义》中一个核心要义,天命这个概念了。
这里咱们先挖个坑,在后续的故事中去追寻答案。
随萤火而行,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
他俩哪儿吃过这个苦呀,实在是走不动了,就直接躺在了一处草堆之上。
然后第二个灵异事件又来了。
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
庄主当夜做了一梦,梦中两红日坠于庄后。
现在请问,您说这是吉兆还是凶兆。
当然是凶兆了,俗话说天无二日,现在两个太阳肯定是不吉呀。
俩太阳还都坠落,那更是灾难之相了。
庄主惊醒,披衣查看,只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
走进一看,居然是两个小孩卧于草畔。
庄主忙问:二少年谁家之子?
小皇帝不敢说话,还得是陈留王出马。
陈留王指帝曰:“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
现在陈留王为什么敢坦白身份呢?
第一、庄主看着不像坏人。
第二、都被人发现了,藏是藏不住的。
第三、赌一把。
《三国演义》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赌,都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博一个前程。
显然陈留王赌对了。
这位庄主还是个大大的忠臣。
他是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
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隐居于此。
遂扶帝入庄,跪进酒食。
您看什么叫贵族?
就是你落难了,仍然有人把你当成爷来给供着。
咱们再说大嗓门闵贡。
他忙活了一晚上也有收获,抓住了段珪。
询问之下,段珪也不知道小皇帝去哪了。
闵贡很生气:你说你这叫办的什么事,连个孩子都看不住,你给我死去吧!
闵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
闵贡把人分散下去,自己一人一马,随路追寻。
也是他命中该有此番富贵,居然鬼使神差的来到了崔毅的家。
崔毅一眼就看见了段珪的脑袋,有点眼熟。
这是谁呀?这么凉快。
闵贡说了经过,原来是自己人。
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
注意细节,君臣痛哭,您说是真哭还是假哭呢?
可不可以不哭呢?
不可以,这个时候流的泪,就是未来变的现。
真哭还是假哭不重要,这个气氛必须哭。
闵贡嗓子好,哭的那叫一个情真意切,那叫一个虎虎生风,本来俩小孩好好的,都被他给吓哭了。
哭完了,演出非常成功。
闵贡开始办正事: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
崔毅庄上只有瘦马一匹,让小皇帝骑着,闵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
这绝对是闵贡这辈子的巅峰了,自己和汉献帝骑过一匹马,骄傲呀!
回朝之后,他因救驾有功,晋升为郎中,封都【du1】亭侯,之后的事迹,无论三国演义还是正史就都没有了记载。
总之闵贡靠一副好嗓门和一个好运气改变了命运,很多人一辈子的封侯理想,他轻轻松松就实现了。
爱笑的人总会交好运,其实积极的人也能交好运。
说回故事,闵贡带着小皇帝走了不到三里,就遇上了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
然后这波人又组团哭了一场。
没办法,气氛到了,必须哭,谁不流眼泪那就是对大汉没有感情,对皇帝不够忠心。
好半天,表演结束收工,办正事。
首先派人拿着段珪的脑袋回京城报信。
然后给兄弟二人换了马,继续返京。
随后原文就又交待了一个隐藏剧情。
先是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果应其谶。
这就是兄弟落难的第三个灵异事情。
原来一切都早有定数。
千乘万骑走北邙这个已经应验了。
但是帝非帝王非王是什么意思呢?
显然就是在说,刘辩这个皇帝做不久,刘协要取而代之。
首先这首童谣从哪来的?
这背后一定藏着一个天大的政治阴谋。
想来想去,肯定是十常侍为换皇帝,提前做的舆论准备。
但是计划还没有执行,十常侍就被袁绍带人给灭了。
现在可以说是官僚集团最开心的时候了,何进和宦官都死了,皇帝也到手了,回到洛阳,他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治国了。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实在是想不到,何进人死了,他挖的坑却开始发挥作用了。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
来者何人,董卓也。
百官怎么知道的?
都说了旌旗蔽日,旗子上写着字呢?
那么大的董字。
百官失色,帝亦大惊。
这下好了,越是不想来什么,偏偏就来了。
关键时刻,袁绍站了出来:何人?
袁绍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又不能不说,只好来了那么一句。
绣旗影里,一将飞出,厉声问:天子何在?
咱们把镜头对准小皇帝刘辩,他确实拉胯。
帝战栗不能言。
还得是陈留王出马,一连三问,就降服了董卓。
第一问,来者何人?
这是问对方是不是大汉的臣子。
董卓说自己是西凉刺史,那就是承认了。
第二问,汝来保驾耶,汝来劫驾耶?
既然你是大汉的官员,那你来干什么?
董卓必须得回保驾呀。
第三问,既来保驾,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好吧,保驾你该怎么保呢?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
董卓本来想耍耍威风的,让陈留王先给了一个下马威。
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自初至终,并无失语。
吓唬董卓是不够的,小小年纪的他居然还知道打完之后给颗甜枣吃。
当时就俘获了董卓的心。
董卓暗奇之,已怀废立之意。
只见了一面董卓就中【zhong4】意了刘协,是不是突然理解为什么汉灵帝想要废长立幼了?
两个孩子在一块,一对比,刘辩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除了哭啥事都没干,就差没写他尿裤了。
和陈留王刘协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问题就来了,像刘辩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皇帝不好吗?
换一个有能力的皇帝对董卓有什么好处呢?
董卓是不是傻,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换皇帝到底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3:29 , Processed in 0.10712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