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三国56:开盲盒要官职,谁要的大谁尴尬?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盲盒要官职,谁要的大谁尴尬?
咱们书接上回,话说李傕郭汜带兵杀入长安,已经杀了罪魁祸首王允,还不过瘾,要杀汉献帝。
准备自己过把皇帝瘾。
张济樊稠赶紧拦住:“万万不可,今日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骗诸侯入关除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
就一个问题,杀了汉献帝有什么好处呢?
除了解气没有任何用。
而且你杀了皇帝,肯定会有人打着旗号出来报复。
再次上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可不杀怎么办呢?
留着他为咱们所用呀。
咱们也可以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游戏。
李傕郭汜一听,有道理,收住兵器,暂时放弃了弑帝的想法。
这个时候汉献帝就问了:你们哥几个不是找王允报仇吗?现在王允已经死了,咋还不走呢?
李傕郭汜道:臣等有功,还未赏赐封官,所以不能走!
我们人都来了,你得意思意思,最起码出场费结一下。
汉献帝又问了:你们想要什么官?
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要此官品,汉帝只得从之。
您琢磨呀,他们把官职写在纸上,而且各写各的,显然是没有商量。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其余李蒙王方等,各为校尉。
咱们之前说过,东汉武职中,大将【jiang1】军最高,之后是骠骑将军,然后才是车骑将军。
四人帮里垫底的张济,却成了四个人官职里最大的了。
您说张济是咋想的呢?
四人帮里李傕最大,他要个大将军的话,那我就要个仅次于他的骠骑将军。
其他二位应该和我想的差不多,这样一来大家的差距不会太大,总之自己不能吃亏。
可是李傕不按套路,觉得自己还不够格,谦让了一下,自己要了个车骑将军。
这四位把当官搞成了开盲盒,莫名的搞笑有没有。
看到张济的位置跑到了自己前面,李傕心里肯定要骂自己一句。
没想到啊,我要少了!
可是官职什么都是虚的,实力是硬道理。
所以张济虽然贵为骠骑将军,但还是被发配到了弘农。
你小子太不懂事了,你要是也在朝廷里待着,我是不是得给你行礼呀?搁这恶心谁呢?赶紧给我滚蛋,别在这看着碍眼!
这里应该是三国演义故意开的玩笑。
在正史中,这时候的张济远没那么不懂事,他做骠骑将军是李傕郭汜火并之后的事了。
和正史对比起来,三国演义剧情上是七分假三分真,历史脉络是对的,很多细节全然不同,我们得出因果关系,以及对人物的认识,显然也会不同。
四人要完了官职,下一步该做什么呢?
既然他们高举董卓的旗帜,恢复了董卓的名誉。
大汉的杰出政治家董卓的尸体不能暴尸街头呀。
可上哪找老董的尸体,都被烧成渣了。
找了半天,只获得些零碎皮骨。
没有尸体就得创造尸体。
用香木雕成形体安葬,也就是个木头小人。
一切准备就绪,大设祭祀,用王者的棺材装着,选择了良辰吉日迁葬郿坞。
董卓想着让郿坞成为自己的养老之地,万万没想到,还成了他的墓穴。
等到埋葬这一天,天降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雷电霹雳震开其棺,尸首劈出棺外。
再葬再劈,又葬又劈。
李傕三次改葬,皆不能葬。
零皮碎骨,悉为雷火消灭,天之怒卓。可谓甚矣!
关于董卓埋葬被雷劈的事,这不是《三国演义》为了发泄情绪在胡扯。
在正史中确实发生了,李傕给董卓下葬,正好遇上了狂风暴雨,刚埋好的坟茔就被雷电劈开了,然后棺椁被暴雨泥水冲走。
李傕等人找回棺材再埋,也是一连搞了三四次。
请问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当地的环境恶化,植被覆盖不足,水土流失严重。
那么为什么严重呢?
这个锅董卓得背,谁叫他搞大规模基建,导致附近树木砍伐严重。
三国演义里面是因果,其实也是科学。
所谓的天怒,归根到底还是人祸。
董卓这还真是受到了自己的惩罚。
再说李傕郭汜掌握大权,他是深得董卓的真传。
一面残虐百姓,毕竟军队是需要发工资的,不抢怎么办?
天上又不会掉馅饼。
一面派心腹服侍皇帝左右,生怕这个汉献帝作出什么妖来。
汉献帝每天过得战战兢兢,朝廷官员每天的生活就像做过山车,官职升迁全都是李傕一句话的事。
但是危机中也有转机,毕竟李傕郭汜今天两个人是一条心,明天一条心,可一周7天,咱就不信他俩每天都能意见一致,毕竟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权力会放大人的欲望,权力场中只能有一个王,所以李傕郭汜早晚得翻脸,这里咱们挖个坑。
当然,他们也有一些正确的决策,比如招朱儁入朝封为太仆,同领朝政。
朱儁咱们讲过,是当年平定黄巾的三巨头之一,朱儁入朝这个事,正史中说的很复杂。
他本来是有机会领导诸侯的,但是他收到李傕的邀请,觉得到中央大有作为,所以他就来了。
作为老一派的政治家还是讲规则的,可惜新时代已经来了,他到长安也依然无法改变大局。
没有人能扭转时代的大潮,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同样是西凉人,有人上位人生逆袭,还有人啥好处没捞到呢?
同样都是老乡,怎么就差距那么大呢?
西凉太守马腾和并州刺史韩遂就来长安说理了。
二将引军十余万,杀奔长安来,声言讨贼。
这里和正史又不同了,在《三国演义》中,他们是属于讨贼的十八路诸侯之一。
东边来的诸侯都回家吃饭了,西边的诸侯才刚到,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不能改变历史脉络。
毕竟在正史中,他们是董卓的援军,只不过他们来的太晚了。
晚到董卓都挂了,李傕郭汜掌权。
感情他们白来了,那可不能白来。
打不了董卓还打不了李傕吗。
派人秘入长安,结连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三人为内应。
这三人不重要,就刘范有点历史地位,他是刘焉的长子,刘璋的亲哥哥。
三人密奏献帝,封马腾为征西将军、韩遂为镇西将军,让他们讨伐李傕郭汜。
汉献帝还真就同意了,他这个皇帝没有别的权力,就剩下一个签字了。
有权不用当天作废,画个圈圈很难吗?
如果汉献帝有句口头禅,那一定是画个圈圈诅咒你!
此时四人帮也得到了消息,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商议讨贼,他们能想出什么主意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09 , Processed in 0.0905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