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大话三国60:糜竺和孔融到底有多优秀,两位营销大师的历史会面?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糜竺和孔融到底有多优秀,两位营销大师的历史会面?
曹操兵发徐州,徐州刺史陶谦一筹莫展。
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投降,把自己献祭给曹操,换老曹不要屠城。
但是有人不同意,叫停了陶谦的幼稚想法,还给陶谦打包票,不但能保住徐州,还能把曹操给干掉。
这个想把死棋下活的人,就是糜竺。
这货是祖传的富豪,但是人品极高。
不信咱就举个例子,糜竺经常到京师洛阳做买卖,某天乘车回家。
在路上恰巧遇一个美人,要求搭个顺风车。
糜竺为了避嫌,就把车让给美女坐,自己下车步行。
美女不好意思,就请糜竺一起。
您想走路多累了,又是美女邀请,糜竺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
他上车后目不邪视,老老实实的端坐一边。
马车走了数里,美女到站,起身告辞。
分手之前说了三句话,差点没把糜竺吓尿。
“看你对我以诚相待的份上,明明白白的告诉你,我乃是南方火德星君,奉上帝旨意,今天夜里要把你家烧个底朝天,赶紧回家收拾财产吧。”
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糜竺赶紧回家,把所有财产搬走。
到了晚上,厨房果然燃起大火,把他的房子全给烧了。
自此之后,糜竺就变了性,广舍家财,济贫拔苦。
后来陶谦知道了这件事。
这可是连神仙都看重的好人,可不能浪费了!
特地把他聘为别驾从事,相当于现在的省委秘书长。
这段故事,出自志怪书籍《搜神记》。
那问题就来了,您说火德星君烧他家这事,是谁传出来的呢?
根据谁是最大的受益人,谁就最值得怀疑的逻辑。
那肯定是糜竺自导自演啊。
借此来展现自己正人君子的一面。
美女在眼前,我都能把持的住,这品德得多高尚。
咱们知道,汉代的选官制度叫举孝廉,什么叫举孝廉呢?
就是看你在当地的名声。
可是大家都差不多,怎么让自己出名嘞?
就得绞尽脑汁搞创意,比如二十四孝的故事主要就发生在那一时期,一个比一个离谱。
其中有个故事叫卧冰求鲤,为了给继母弄条鱼吃,天寒地冻的,王祥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的,古人那也太傻了,难道用棍子凿开冰就那么难吗?
除非这个王祥脑子不灵光。
可就他这个脑子,一路官运亨通,做到了三公。
所以他绝对是个人精,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人精。
扯远了,糜竺那么有钱,父母还去世的早,想搞孝道没有机会。
突然灵光一闪,我把我家给烧了,这不就轰动了。
就说是我感动了神仙,神仙给我通风报信,不然我早死了。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他为富不仁,不干好事,不知道被哪位侠客给报复了。
有了这次教训,糜竺反思过往,重新做人。
把自己家被烧的坏事变好事,编个故事,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和神仙说过话的非著名网红。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糜竺都是非常聪明的,是一个舍得投资做大生意的人。
那么这个大聪明,能给陶谦献什么计策呢?
一句话就是搬救兵。
自己一路去北海求孔融,再派一路去青州找田楷。
田楷是公孙瓒认命的青州刺史,现在和老曹是竞争关系。
陶谦一听,我怎么没想到呢?
当场写了两封鸡毛信。
糜竺去找孔融,谁去找田楷呢?
危难之间显忠臣,陈登站了出来,他是典农校尉,相当于省农业厅厅长。
陈登的爹叫陈珪,是后文很重要的人物,咱们先铺垫铺垫。
二人出发送信,陶谦自己率【shuai4】众守城,防备曹操。
咱们单说孔融,鲁国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您瞧他爹这个名字,宇宙的宙,不就是星辰大海的意思吗?
作为星辰大海的儿子,孔融打小就聪明,他让梨的故事都老掉牙了,咱们就不再复述。
讲另外一个。
他十岁的时候,拜访河南尹李膺,看门人就是不让他进。
孔融把看门人好一顿忽悠:“我是李相通家。”
在古代,形容两家关系很铁,就说是通家之好。
孔融的意思就是说:我也是你的主人,赶紧叫爸爸。
见到李膺之后,李膺就刁难他。
我的祖宗和你的祖宗有什么交情吗?
孔融立马回答。
“想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你看我祖宗向你祖宗问过问题,你说咱们家交情还不够近吗?”
您看孔融这孩子不但会让梨,攀亲戚也有一手。
李膺情不自禁的发了一条朋友圈:这小孩不简单,肯定是个人才呀!
刚好,太中大夫陈炜来拜访,李膺向他隆重介绍孔融。
陈炜微微一笑,说出了个千古名句。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现在聪明,长大了没准是个傻蛋。
孔融什么都能吃,就是不能吃亏,当场怼他:“要是按照你这个逻辑,你年轻的时候肯定特别聪明。”
变相骂陈炜现在是个傻蛋。
陈炜看孔融言辞犀利,哈哈大笑:“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伟器就是伟大的器物。
既然我和你小时候一样,那你小子以后一定是个人才。
显然叔叔我现在就是个伟器。
从商业互骂转眼变成了商业互吹。
从此之后,孔融名声在外,一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从中郎将做到北海太守。
长大后的孔融,没别的爱好,就是喜欢请客。
常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
他还把每天请人吃饭当成自己的理想了。
这不就是有钱烧的慌吗?
只要有钱,摆个酒席天天撸串,那肯定不缺人呐。
在北海这六年他也不知道摆了多少桌。
正所谓这样的傻子,说错了,是善人太少,所以北海市长孔融声明在外。
吃谁家饭,念谁家好,就得替谁家说话,孔融的名声自然也就传开了。
人送外号,北方第一交际花。
所以孔融也是个很会自我炒作的人。
咱们前文说了,糜竺也是个营销达人。
他俩有共同的爱好和特长,经常私下交流营销心得,关系很好。
话说糜竺见到孔融拿出鸡毛信。
陶谦在信中说的明白,你赶紧麻溜的来救我呀,来晚了你就见不着兄弟我了。
孔融看后就有点犯难。
“我和陶谦感情深厚,况且糜竺也来了,讲道理我是应该过去帮帮场子。但问题是我和曹操也没仇啊,要不我先给曹操写封劝和信,如果曹操不同意,我再起兵助阵,还正好有理由了不是?”
糜竺听后脑袋大了三圈,你要先写信给曹操,这一来一回徐州城早没了!
让孔融看清现实:您的面子不值钱,曹操绝对不会罢兵,您还是直接点兵吧!
孔融照照镜子,是这么个理。
于是作了两手准备,一面点兵,一面差人给曹操送信。
可就在这个时候,又出意外了,导致孔融不能搭救徐州,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下回书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52 , Processed in 0.0865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