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回复: 0

大话三国62:刘备就几千的人马,为什么敢打曹操救陶谦,他是不自量力吗?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备就几千的人马,为什么敢打曹操救陶谦,他是不自量力吗?
话说刘备带着兄弟风风火火的来给孔融帮场子。
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战。
只见火龙果三兄弟与太史慈立马阵前。
管亥他看玄德兵少,就没当回事,看不起老刘,忿怒直出。
太史慈想要冲锋,却被关羽早了一步。
管亥怎么能是关二爷的对手?
数十合之后,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咱不知道是斜着劈还是竖着劈的,反正管亥的死状应该挺惨。
不过,他能和关二爷阵前打个十几个回合,也算是个有点武力值的选手了。
太史慈张飞乘胜出击,双枪并举,杀入贼阵。
孔融从城内杀出,两下夹攻,大败群贼,降者无数,余党溃散。
救援孔融还是很简单的,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
孔融接刘备进城,双方行礼,大摆庆功宴。
酒席宴上,孔融带着糜竺来见刘备,把徐州的战况分享给他。
糜竺看到刘备,一眼就相中了,就这长相,就这大长手,这长耳朵,这大猩猩,看一眼就忘不了忘不了。
糜竺讲了曹操进攻徐州的前后经过,总之老曹他太不是东西了,他不就死了个爹吗?
陶谦可是被冤枉的。
刘备一听,立刻正义感爆棚:陶谦是仁人君子,不该受这无辜之冤。
孔融一听这事有门,就赶紧鼓励老刘。
你是汉室宗亲对不对。你看着曹操残杀百姓不忍心对不对。你特别痛恨那种以强欺弱的人对不对?所以,你何不与融同往救之啊?
孔融果然是高手,用汉室宗亲捆绑刘备。
刘备一听,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老刘一声长叹:不是我推辞,你看我手下就这么点人,恐怕不够曹军塞牙缝的。
孔融一看刘备这是打退堂鼓呀,加把劲继续撺掇他。
我救陶谦,虽是因为旧谊,但主要还是为了大义。难道刘备你就没有仁义之心吗?
大家看孔融又用大义与仗义之心再次道德绑架。
仁义二字,可是刘备乱世立足的根基。
这下他是没法推脱了。
如果不救,到时候孔融给他一宣传,以后自己在道上还混不混了?
孔融能用这两个虚名套住刘备,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刘备起点太低,他太需要名望了。
有了名望,刘备的事业才能打开局面。
所以他必须得上,但是人少怎么去,去不就是送死吗?
刘备让孔融先行,自己去找公孙瓒借三五千人马,随后就到。
听刘备这么说,孔融还是不放心,去借兵,要是借不到是不是就不来了呢?
所以他提醒刘备:你可不要失信呐,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刘备是何许人也,当世的英雄,岂能说话不算。
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
我刘备说话是算数的,你放心。
孔融也不好再说什么,总不能非拉着刘备走啊。
只好教糜竺先回徐州报信,自己收拾起程。
眼看孔融危机解除,太史慈就站出来告辞了。
我奉母命前来相助,既然事情解决了。扬州刺史刘繇,与我是同郡,他有书来唤我。我不敢不去,咱们就此别过。
太史慈要走,孔融也没有挽留,以金帛相谢。
太史慈分文不要:哥们我是义务帮忙,拿钱了不成打手了吗?拉低我逼格,不可能的。
就这样,太史慈露了一面就闪身下线。
问题就来了,赵云和刘备一见如故,而同样是猛将的太史慈为什么没有产生类似的感情呢?
因为太史慈这个人不像赵云那么有理想,为了百姓奋斗。
太史慈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是单纯的办事,他错过了追随刘备的机会,这绝对是他这辈子做的最错的选择。
单说刘备去见公孙瓒借兵。
公孙瓒就纳闷了:曹操与你没仇吧,干嘛替别人出力呀?对你有什么好处,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你去和曹操开战,打败了损失是我的,曹操还得恨我。打赢了好处是你的,我啥战利品和名声都捞不到。不管打输打赢都对我没好处,这买卖太不划算。
当然了,公孙赞嘴上不会这么说,但他必定是这么想的。
刘备看着公孙瓒一脸狐疑,只说了一句话。
备已许人,不敢失信。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诚信呀。
靠着诚信二字,公孙瓒还真就借了刘备马步军二千。
大家就要问了,为什么没有好处公孙瓒还要借呢?
第一、他也是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的,曹操得了徐州从长远来看,确实对他没有好处。
通过刘备制衡曹操发展,也是极好的。
第二、谁没有个有灾有难的时候,刘备的能力公孙瓒是看在眼里的。
万一以后自己有难,再和袁绍干架,还得求刘备帮忙呢。
第三、上次和袁绍对阵,还是火龙果三兄弟救了自己,这个人情不得还呀。
但是他也留了个心眼,刘备说借三五千人马。
他只借了两千,意思意思走走过场就得了。
刘备显然对这个人马不满意,就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要了一个他梦寐以求的人。
望再借赵子龙一行。
刘备想挖这块墙角,不是一天两天了。
公孙瓒本就不怎么信任赵云,你要借你就拿去吧。
就这么着,火龙果三兄弟带着本部三千人,外加赵云两千人,向徐州进发。
这里肯定有人会觉得,刘备就带这么点人去打曹操,是不是有点太不切实际了?
刘备被孔融几句话就忽悠去卖命,老刘是不是太傻了。
这事您的从刘备的立场去考虑。
从名声来说,收益咱们讲过了。
咱们从实际利益来讲,他跟着公孙瓒一路走下去,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北方已经有袁绍曹操,各个都是强敌,他唯一的机会就是南下,现在有了孔融的引荐,他刚好可以名正言顺的实现战略转移。
咱们不妨这么说,刘备救徐州,他就没想再回平原。
输了打不过他可以跑,趁机捡曹操的桃子。
赢了那就更爽了,一下子就能飞黄腾达。
总之,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关键时候必须要赌一把。
刘备看到了风口,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更何况是大猩猩呢。
再说糜竺回报陶谦,孔融又请来刘备助战。
同时陈登也报青州田楷领兵来救。
这么一来,陶谦心里可就安稳许多了。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怎么人缘那么好呢!
可是很快,陶谦就发现不对了。
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来是来了,但是惧怕曹操,远远依山下寨,不敢前进。
与此同时,曹操看到两路人马,也不敢掉以轻心,暂停了对徐州的进攻。
双方陷入了僵持局面。
可以这么说,刘备来的正好,瞬间成了改变局面的关键人物。
刘备兵到,先和孔融开了个碰头会。
孔融向刘备分析了眼前的局势:曹操势大,又善于用兵。咱们只能静观其变,寻找机会。
你看人家叫你来救城,你在这不动,这怎么叫救呢?
刘备实在是看不下去,你可以不要脸,但是我不行呀。
刘备表示:但恐城中无粮,士兵饿肚子就要造反。一旦城破,咱们就白来了。
刘备当时就制定了战斗策略,让赵云和关羽领军四千,帮孔融看场子。
自己与张飞杀奔曹营,先去会合陶谦商议,给他打个镇定剂。
老刘这个安排表面上是让孔融安心,其实是做两手准备,他把主力留在外面,自己先入徐州看看形势。
一是要夺救徐州的头功,二就是看看陶谦怎么对他,一个懂事的人,必然是要给好处的。
如果生意合适,老刘再做下一步的行动。
三是判断徐州内部的状态,如果内部已经烂了,也就没有救的必要了。
孔融不想冲,看刘备那么积极,必须得同意,他立刻去找田楷开会。
咱俩形成掎角之势,仗就让刘备去打。
孔融这个人啊,出功不出力,解徐州之围,还得靠火龙果三兄弟。
话说刘备张飞,带着一千人马杀入曹兵寨边。
被于禁带兵拦住去路。
张飞也不说话,直取于禁。
几个回合就把于禁给打跑了,张飞一路追杀,就来到徐州城下。
陶谦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急令开门。
列队欢迎,把刘备接到府衙,设宴款待。
陶谦在席上看刘备这个长相,仪表轩昂。
这大耳朵,这长手臂,这大猩猩,看一眼就忘不了忘不了。
总之刘备一脸富贵相,肯定能给自己带来福气,于是他当场做了一个违背皇帝的决定。
那么这个决定是什么?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20 , Processed in 0.1113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