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大话三国140:衣带诏的真假之谜?董承真是忠臣吗?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回,曹操见到衣带诏,一肚子的委屈。
我对汉献帝那么好,这小子居然想搞我。
召集众谋士商议,欲废却献帝,更择有德者立之。
什么叫有德呀?就是听话不搞事。
程昱立刻跳出来劝阻:明公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名号故也,今诸侯未平,遽行废立之事,必起兵端矣。
还记得董卓吗?
不就是因为搞掉汉少【shao4】帝,你才组织的反董同盟。
你这是准备走董卓的老路,也想上演18路诸侯讨曹的戏码?
曹操立刻打消废帝的想法。
汉献帝可以活,但是签投名状的必须死。
先把董承等五人,并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门处斩,死者共七百余人。
城中官民见者,无不下泪。
百姓为什么哭呢?四个字触景生情。
700多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挨个的掉脑袋。
这场面绝对是人间惨剧。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哪家没有妻离子散、亲人离世,可死的人都有罪吗?
不,其实都是时代的牺牲者罢了。
《三国演义》这样写,也是为了表现,此时的百姓仍然心向大汉,曹家完全没有篡位的条件。
后人写诗赞董承:密诏传衣带,天言出禁门。当年曾救驾,此日更承恩。
忧国成心疾,除奸入梦魂。忠贞千古在,成败复谁论。
这首诗说董乘忠贞千古在。
说实话,这就有点过分了。
因为在正史上,董乘是不是忠臣这事还真是有待商榷。
董承本是汉灵帝的母亲董太后的侄子,按辈分是汉献帝的表叔。
他刚入朝就混上了执金吾,就是老曹给贾诩的那个官。
官位不高,却非常重要,管理京城治安,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职业。
好景不长,何进和妹妹何太后毒杀了董太后。
作为董太后的侄子,董承肯定要被清算,他得到消息慌忙去找十常侍商量。
十常侍打算推董承为首来对付何进。
但是董承掂量了下双方实力,找了个借口就逃走了。
他刚跑出洛阳,就遇到了董卓的前部先锋牛辅。
按理说,十常侍应该算董承的同伙。
但董承又掂量了一下双方的实力,他决定跟董卓混。
跟牛辅哭诉,自己被十常侍迫害出宫,愿意带兵回去诛杀宦官。
可以这么说,董承是一个毫无政治立场的随风倒。
之后,董卓、王允先后倒台,李傕、郭汜入长安。
成千上万的百姓惨遭屠杀,董承并未见有什么善举。
直到,董乘和杨奉、韩暹等人护送汉献帝东迁。
这支护送队,成分非常复杂,对汉献帝忠心的有,但更多的人是出于政治投机。
挟天子令诸侯,不只是曹操会干。
只不过曹操做的更好更成功罢了。
到了洛阳后,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
董承密诏曹操勤王。
曹操斗倒了韩暹,可功劳巨大的董承却只封了列候。
您说他能满意吗?他其实一直在憋着一股劲。
到了许昌后,董承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女儿嫁给了汉献帝,成了皇亲国戚。
然后就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建安四年,董承被封为车骑将军,并得以开府。
开府意味着,董承可以拥有自己的班底。
董承的权力,显然不是曹操给的,而是汉献帝给的。
献帝这个安排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就是想用董承来制衡曹操。
《后汉书献帝纪》中写道: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
董承当车骑将军没几个月就丢了脑袋。
这个速度也太快了吧!
董承之死,可以说是大大的破坏了献帝和曹操的关系,对汉献帝是极为不利的。
汉献帝真的有必要那么着急除掉曹操吗?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
《资治通鉴》记载: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
《三国志》《资治通鉴》对衣带诏写的含糊不清。
前者一个“辞”,后者一个“称”,都表示董承只是自己声明得到过密诏。
但他是否真的有是有疑问的。
首先,从史料的可信度来分析,《后汉书》成书于南朝宋,而南朝宋姓刘,以汉室后裔自居。贬曹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相比之下,成书于晋的《三国志》更加客观。
其次,建安四年,汉献帝和曹操的关系还处在蜜月期,不然他根本无法任命董承为车骑将军。此时曹操正忙于和袁绍的决战,常年征战,也没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和汉献帝扯皮。
如果曹操倒台了,谁能接曹操的班,谁又能比曹操对汉献帝更好呢?
袁绍的弟弟袁术已经称过帝了,汉献帝无论如何对袁绍都不会有什么好感。
此时献帝和曹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曹操的权要分,但曹操这个人要留。
《衣带诏》这件事最大的可能是董承的私自行动。
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号,联合曹操的反对派,准备赌个大的。
但是却泄密了。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是如何泄密的。
下人偷情这种狗血故事,是《三国演义》小说原创的。
不过董承被发现并不奇怪。
第一、董承的个人能力确实不行,保护汉献帝东迁的时候被李傕打得屁滚尿流,靠着土匪才进了洛阳,之后又解决不了内部矛盾,才有了曹操出场。
第二、曹操也不傻,董承开府,老曹自然会有警觉,加强对他的监视。
第三、刘备徐州反水,老曹肯定会调查和老刘在许昌的朋友。
总之,董承被发现并不稀奇。
董承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恢复外戚往日的辉煌,实现他把持朝政的野望。
辜负了汉献帝的良苦用心,把自己送进了断头台,也彻底激化了汉献帝和曹操的关系。
汉献帝的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三国演义》美化董承,其实就是为了丑化曹操。
和曹操比起来,随风草董承都是万中无一的大忠臣。
您说曹操得有多坏?
书归正文,曹操杀了董承发现还有一个漏网之鱼。
这个漏网之鱼是谁呢?汉献帝又会经历什么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34 , Processed in 0.09092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