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大话三国301:刘备为什么不称帝,他为什么称为汉中王?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诸葛亮早就料到曹操一定弃汉中逃走。
派遣马超分兵数十路,沿途放火,打骚扰战。
曹兵人人丧胆。
曹操又被魏延射了一箭,三军锐气尽失。
晓夜奔走,连夜逃窜,丢掉汉中。
汉中各地望风而降。
刘备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
谁也没想到卖草鞋的刘备,从桃园结义500人开始创业,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
坐拥汉中,益州,荆州三块地盘,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众将皆有推尊玄德为帝之心。
先找诸葛亮商议。
那么诸葛亮什么态度呢?
吾意已有定夺了。
带着法正来见刘备,劝刘备做皇帝。
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一切欣欣向荣,称帝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讨伐曹操。
您说刘备现在当皇帝合适不合适呢?
凡事有利有弊。
有利的方面,可以最快的把声势打起来,更快的笼络了人心。
当了皇帝之后就会拥有皇帝才有的特权,比如封官定爵,既可以激励自己地盘的人,也可以动摇孙权和曹操阵营,内心相汉的大臣。您别管真的假的,他刘备他姓刘。
但是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激化矛盾。
曹操第一个不干,称帝直接打了曹操的命脉了,我挟天子以令诸侯。你做皇帝了,那我这个皇帝有什么用呢?所以我得灭你呀。
孙权第2个不干,你做皇帝了,你成老大了,他肯定也不服气。
称帝这个问题,就是参加长跑比赛,什么时候最后加速的问题?
小宝认为,这个时候刘备称帝其实是最好的时机的。因为过了这个窗口期,后面老刘就都是倒霉事了。
当然这是马后炮。
老刘也没有前后眼,他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路线,明确拒绝称帝。
自己虽然是汉室宗亲,但还是臣子,称帝就是造反。
诸葛亮从人性的角度劝说他: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
众将也纷纷附和: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
称帝这个决策不是为了老刘自己,而是为了一起奋斗的兄弟。
你不称帝,我们的官怎么升?我们的待遇怎么提?
称帝是为了团结人心,给大家鼓劲儿。
但是刘备安身立命的标准是什么呀?仁义。
老刘守着自己的贞洁牌坊,坚决不从。
诸葛亮知道刘备的脾气,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货。
主动退了一步,可暂为汉中王,先当个王吧。
刘备啥态度呢?
刘备没有反对,但是没有诏书,这还是僭越。
潜台词,是让诸葛亮解决合法性的问题。
诸葛亮一听,称王需要理由吗?咱们有这个实力,咱们就可以特事特办。
张飞就看不惯老刘磨磨唧唧的样子,憋了老半天:异姓之人,皆欲称帝,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
张飞这话对是对,但是刘备就很不爱听。
在老刘的心理,皇帝只能姓刘,异姓连想都不该想。
刘备当即呵斥张飞:汝勿多言!
虽然老刘百般推辞,但是面对大家真挚的目光,热切的期望,以及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最终他还是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先斩后奏,不管朝廷同不同意,自己先称了再说。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举办了盛大的庆典,称汉中王。
立刘禅【shan4】为王世子。
封许靖为太傅,法正为尚书令;诸葛亮为军师,总理军国重事。
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魏延为汉中太守。
其余诸将各自封赏。
上面这些名单里,您肯定对许靖比较陌生,他何德何能排在最前面呢。
许靖确是人品不行,刘备包围成都,他作为蜀郡太守,居然越城投降,被抓住现行,要不是刘璋大势已去,肯定就砍了他了。
刘备看他背主求荣,就准备弃用他。
但是法正却建议,许靖虽然是个人渣,但他却是一个网红。刘备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宣传自己的理念,所以必须要把许靖立为典型,来实现广而告之的目的。
老刘深以为然,就这样没有任何功劳的许靖却成了刘备手下排行第一的大臣。
正好应了一句话:早革命不是反革命,反革命不是晚革命。
归根到底,一切都是服务于统治的需要。
刘备当了汉中王之后,赶紧向朝廷上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称王?
原文咱们就不读了,小宝总结了七句话。
第一、我在外面很忙,但是我担心皇帝您。
第二、皇帝您洪福齐天,董卓完蛋之后,天下形势不断好转。
第三、现在只剩曹操这个王八蛋了,皇帝您这些年受苦了。
第四、我还没有忘记最初的使命,当年我和董承的约定还算数。
第五、对付曹操这个王八蛋,就得我做汉中王。
第六、我做汉中王不是自愿的。
周朝分封诸姬,刘邦分封诸侯王。每次遇到大难都得靠自己人。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群臣逼着我做汉中王。
第七、就算我做了汉中王,我干的特别不舒服。因为我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我真的很辛苦。
第八、虽然很辛苦,但是我累并快乐着,我会更加努力。
整篇文章,一共500多字,基本全是四字成语。节奏押韵,层层递进,文采斐然。
如果有时间,一定要找原文来读一下。
话说,曹操听说刘备自立汉中王。
大怒:“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吾誓灭之!”
即时传令,倾全国之兵,要与刘备一决雌雄。
这天下只能有一个王,只能是我魏王。
老刘称王,曹操都忍不了,如果称帝,曹操肯定得疯。
这个时候司马懿站了出来:臣有一计,不须张弓只箭,令刘备在蜀自受其祸;待其兵衰力尽,只须一将往征之,便可成功。
不就是个王吗?你说他重要吗?他也重要,你说它不重要也不重要,就是一个虚名。
他打他的,咱们打咱们的。
司马懿建议老曹离间孙刘。
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了,又偷偷把妹妹给偷回去。可见,他俩肯定不和。
刘备占据荆州不还,孙权有切齿之恨。
派一个能言善辩之士,劝说孙权取荆州。
刘备必救荆州,然后咱们就大兵取川,前后夹击,刘备必破。
那么派谁去劝说孙权呢?
孙权会同意攻打刘备吗?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40 , Processed in 0.0819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