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大话三国332:吴蜀结盟背后的外交博弈,到底有多精彩?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成为了蜀国的话事人,准备和东吴重新联盟。
那么东吴现在什么情况呢?
陆逊先后击败了刘备和曹丕的三路大军,被孙权封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军权皆归于陆逊。
为了庆祝孙权取得的伟大胜利,在张昭、顾雍的建议下,改元为黄武元年。
孙权向皇位也走近了一步。
为什么改元黄武呢?因为曹丕的年号叫黄初。
这个时候曹丕派的大使来,希望孙权能够起兵进攻四川,灭了蜀国之后,一人一半。
孙权犹豫不决,召集谋士开会。
张昭没有表态,让孙权去问陆逊。
为什么张昭不表态?
在和曹魏打交道这个问题上,张昭是犯过错误的,所以他选择了回避。
陆逊建议坐山观虎斗。
如果魏国赢了咱就打,如果输了,咱们再做商议。
和诸葛亮的预判是一模一样。
于是孙权用了一招缓兵之计,回复曹丕:打仗,我得筹措军需,等我准备好了再出发。至于什么时候准备好,那可就不知道了。
很快消息传来:曹魏的四路兵马,全都进攻不顺。
孙权公开表扬陆逊:真是神机妙算,不然我又得罪西蜀了。
这个时候邓芝又来了。
曹魏的使臣先后到来,可见东吴现在就是一个香饽饽。
张昭直言:这是诸葛亮的退兵之计,建议孙权给邓芝来一招下马威,学习楚汉相争时郦食其说齐的故事。
这里咱们讲一下郦食其说齐的故事。郦食是刘邦的使者,劝说齐王田广归顺自己,齐王听了他的话解除了战备,但是韩信却不讲武德趁机偷袭,他就认为是郦食出卖自己,就把他给煮了。
把邓芝比作郦食其,就是暗示孙权,蜀国灭吴的心不死。
孙权深以为然,于是选了一千个一米八的大武器,摆下了刀枪剑林,从宫门一直摆到殿前,炫耀武力。
话说邓芝并无惧色,昂然而行。
穿过刀枪剑林,来到殿上长揖不拜。
我是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
那么您说,邓芝为什么那么自信呢?
您别忘了,虽然魏蜀吴三国鼎立,但是刘备的蜀国仍然是合法性道义性上最高的。
孙权听后大怒:你赶紧的下油锅。
邓芝大笑:我是没想到啊,东吴居然害怕一个读书人。
孙权就问了:我什么时候怕你一个匹夫了?
邓芝就怼他:你要是不怕我邓伯苗,为什么怕我来说你呢?为什么要摆下刀枪剑林和油锅呢?
邓芝一句话就把孙权的后路给堵死了,如果煮了他,就证明孙权真怕他了。
孙权只好转移话题:你肯定是诸葛亮的说客,叫我和魏国绝交,和你们做朋友,对不对?
邓芝摇头:我是为你国家而来的,为吴国的利害而来,为你好才来的,你怎么可以那么不能容物,心胸那么狭窄呢?
孙权现在有点后悔了,为了一个使臣搞那么大的阵仗,是显得自己有点小心眼了。
立刻叱退武士,给邓芝赐座。
又问邓芝:吴魏之利害若何?你教教我。
邓芝反问:你是想和蜀国和,还是想和魏国和呢?
孙权表示想和蜀国和了,但是担心刘禅【shan4】年轻,不能全始全终,他要想着报仇,我不白忙活了吗?
邓芝三句话就说服了孙权,第一,我们大王不糊涂,乃是当世之英豪,诸葛亮也是一世之俊杰,你们俩谈妥了,就能有始有终,你们俩才是当家做主的人。
第二,蜀国有山川之险,吴国有三江之固,两国联合才能抵御魏国,成鼎足之师。
第三,称臣于魏,你是要吃亏的。曹丕肯定要让你觐见,让你的儿子当人质,你不听话他又打你,他一打你我们也来打你。两路夹击就没有你了。你要是不信,我就现在死在你的面前。
说罢,撩衣下殿,就要往油鼎里跳。
孙权赶紧拦住:先生说的对,我也想和蜀国连和,但是没有门路。
孙权话能信吗?他一向是不讲信用的。
邓芝问道:要炸我的人是你,要用我的还是你,你这样犹疑不定,怎么能够取信于人呢?
孙权发誓保证:我意已决,绝对不左右横跳。
于是孙权留住邓芝,召集百官:你看人家蜀国有邓芝,不辱使命,怎么就没有一个人能入蜀来传达我的意思呢?
中郎将张温主动请缨。
孙权还挺信不过张温的:我怕你见到诸葛亮不能达孤之情。
言外之意就是,你到时候给我丢人怎么办?
张温保证:诸葛亮也是人,我绝对不会害怕。
于是孙权重赏张温,让他和邓芝一起入川。
诸葛亮提前给刘禅写好了剧本:吴国派人答礼,咱们一定要热情招待。
现在是求着和孙权讲和,给了张温极高的礼遇。
第一天,张温洋洋得意来拜见刘禅【shan4】,刘禅【shan4】赐座,老师先生的叫个不停。
第二天,诸葛亮设宴款待,再次表明结盟的决心,刘备和孙权有仇,但是刘禅【shan4】是把孙权当偶像的。
酒席之间,张温飘飘然,颇有傲慢之意。
诸葛亮多骄傲的人,哪受过这个气,但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他忍了。
不过必须得打击一下张温的嚣张气焰,诸葛亮不能出手,就得有人出手了。
第三天,刘禅设宴给张温送行,诸葛亮劝酒。
正饮酒间,忽一人乘醉而入,也不施礼,直接就坐,样子非常嚣张。
这一位就是咱们前文说到的秦宓,他拦着刘备讨伐东吴,被刘备关进监狱,后来被诸葛亮所救。
诸葛亮介绍:这是益州大名鼎鼎的学士秦宓。
张温看到酒疯子,就满眼的鄙视:就他还叫学士?能有什么学问?
秦宓就开始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张温不信,当场化身未解之谜,来考秦宓。
天有头吗?头在何方?天有耳乎?天有足乎?天有姓乎?
秦宓一一作答:“有头。头在西方,证据是《诗》云:‘乃眷西顾。’往西顾就是西看,那就是头在西边。
天有耳朵。证据是《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没有耳朵怎么能听见呢?
天有脚。证据是《诗》云:‘天步艰难。’没有脚怎么走?
天也有姓,姓刘,因为天子姓刘。
前几个问题没有男主,张温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你说太阳是在东方出生吗?
您说这不是常识吗?有什么可问的呢?
这个问题是个大坑,因为东吴就在东边。
所以如果秦宓回答我知道,就是承认东吴厉害。
而秦宓的回答是:虽生于东,而没【mo4】于西。
归跟到底,还是我们蜀国厉害。
秦宓对答如流,张温默然无语。
轮到秦宓反击了:我听说你也是东吴的名士,您教教我。天既轻清上浮,为何天倾西北,轻清之外又是什么东西?您教教我。
张温无言以对。
只好站起来服输认错:我不知道蜀中有这么多俊杰,刚才听您讲半天,我茅塞顿开。
诸葛亮一看差不多了,打击了张温的嚣张气焰。
站出来从中劝和:就是玩笑啦,不要当真。您深知安邦定国之道,肯定不知道这些文字把戏。
随后诸葛亮让邓芝和张温一起去吴国答礼。
张温见到孙权之后,加倍的称赞刘禅【shan4】和诸葛亮讲和的决心。
孙权大喜设宴款待邓芝,他又给邓芝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吴蜀灭了魏国,天下一分为二,岂不乐乎?
孙权问蜀国接不接受天下割裂,这是邓芝能做主的事吗?
万一回答错了,传回去,他就等着受处分吧。
这道题是个送命题,而送命题的答案就是讲实话。
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天下只能有一个主人。但是天命所归何人还不好说,咱们两国各修其德,臣子尽忠,则战争方息耳。
对这个答案,孙权很满意,天下只能一个主人,但是自己也有机会。
于是厚赠邓芝还蜀,自此吴蜀两国通好。
这一段故事,就是纯纯的外交事件,里面没有武斗全都是文斗。
大家可能会觉得无聊,但是细细品味来,句句其实都关乎彼此的尊严,甚至还藏着送命题。
现在吴蜀结盟,曹丕会是什么反应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5:34 , Processed in 0.0920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