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大话三国339:五擒孟获,主要说明了诸葛亮忠感动天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7: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话说诸葛亮苦等孟获不来,就知道这小子肯定躲起来了。
这下子麻烦了,抓不住他,之前我不就白放了。
这一段应该是诸葛亮被孟获给坑了。
诸葛亮下令大军继续南进。
此时六月炎天,非常酷热,苦不堪言。
探子回报,孟获退到秃龙洞,大路堵塞不能前进。
向导官吕凯也不知地形。
蒋琬认为孟获四败之后,必不敢北上,建议诸葛亮班师。
但是诸葛亮早就看清楚孟获的为人了,这小子老不要脸了,咱们一撤,他肯定乘胜追击,咱们既然来了就没有回去的道理,必须把问题彻底解决掉。
于是令王平带领投降的蛮兵探路。
不出意外,非常巧合的找到了哑泉。
士兵们非常配合的喝了泉水,宿命般的变成了哑巴。
诸葛亮必然要亲自坐小车来调查。
对抗魔法的唯一办法就是开挂。
诸葛亮望见远远的山冈之上,有一座古庙。
诸葛亮攀爬而上,只见庙中塑着一个将军,正是汉伏波将军马援。
这里完全可以引用一句话,自古以来。
诸葛亮向马援祷告:万望尊神,念本朝恩义,通灵显圣,护佑三军!
祈祷完就显灵了,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拄着拐杖老头。
老头告诉了四个毒泉的情况。
诸葛亮听后,非常苦恼:我不能平定蛮方,就不能一统天下,就有负先帝脱孤之重,生不如死!
老头很是感动,给诸葛亮指了破解之法。
正西有一个山谷,往里走二十里,有个万安溪。
那里住着一个高人,叫万安隐者。
他住的地方有一个泉叫安乐泉,喝了能解泉之毒,跳水泉中清洗,可解瘴气,还有一等草,叫薤叶芸香,只要含上一叶,则瘴气不染。
那么这老头怎么知道的那么清楚呢?
他是山神,奉了伏波将军之命特来给诸葛亮指路的。
随后喝开石壁,消失不见。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特写着一段呢?
首先是为了增加剧情的精彩。
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为了表现诸葛亮对汉室的热血忠心,情感动天。
诸葛亮回到大寨,立刻准备礼物,次日,带着礼物和中毒的士兵,来拜见这位高人。
高人非常配合,要什么就给什么,水随便喝,薤叶芸香随便采。
还提醒诸葛亮,这地方毒蛇恶蝎众多,要掘地为泉,喝井水。
这位好人是谁呢?
他就是孟获的哥哥孟节。
他是大哥,孟获老二,孟优是老三。
按照他的话说,自己的两个弟弟不归王化。
自己劝谏,他们不听,于是自己跑到这个地方隐姓埋名。
事情的真相怕不是,老二抢了他老大的位置,老大没的办法,跑这地方躲起来了。
诸葛亮也没较真,还大加赞赏。
方信盗跖、下惠之事,今亦有之。
这是春秋时的典故,盗跖、柳下惠这俩人是亲兄弟,柳下惠是个正人君子,但是盗跖是当时有名的大盗,你看同样一母所生,怎么生出两个完全相反的人呢?
既然孟节才是合法的老大,诸葛亮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干脆我上报天子,立你为王吧?
直接跳开孟获,这事不就办妥了。
可是孟节当场就拒绝了:我要是贪图富贵,我就不在这隐居了。
诸葛亮看看这位文质彬彬的样子,他出山也镇不住场子,也就作罢了。
诸葛亮以金帛相赠,孟节也不要。
就此,孟节刷了一下脸就退场了。
那么为什么要写孟节呢?
孟节有一句关键台词,叫不归王化。
他作为一个当地人,亲口承认了南方是自古以来,大汉不可分割的领土。
再说诸葛亮回到大寨,令士兵开始掘地挖井,但是挖了20多丈,不见一滴水,挖了十几处都毫无收获。
人不吃饭能忍,没有水可不行!
军心动荡,诸葛亮半夜焚香祷告:倘上天不绝大汉,即赐甘泉!要是大汉气运已尽,臣亮等愿死于此处!
当夜祈祷已罢,天明一看,满井甘泉。
后人有诗赞曰:为国平蛮统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耿恭拜井甘泉出,诸葛虔诚水夜生。
破四泉这段故事,核心主题就是诸葛亮,忠感动天。
蜀军畅通无阻,来到秃龙洞前下寨。
朵思大王得到消息,毛骨悚然,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忍不住说道:此乃神兵也!
孟获一看,这位要怂,赶紧给他加油:我兄弟二人与蜀兵决一死战,死于军前也不肯束手就擒!
朵思大王现在硬着头皮也得上,召集人马,各种发钱,鼓励大家勇敢战斗!
正在此时,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的洞主杨锋带着五个儿子,三万兵前来助战。
酒席宴上,孟获万万没想到,杨锋还带了一只女子乐团!
披发光脚,从帐外跳着就进来了。
群蛮拍手唱歌,场面非常欢乐。
杨锋让二子敬酒。
孟获、孟优接过酒杯,正欲饮酒。
杨锋大喝一声,俩儿子把孟获、孟执当场按倒。
朵思大王要跑,被杨锋活捉。
在场的女演员立刻化身女战士压制住场面。
孟获很费解: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咱们都是老乡,你为什么这么对我?
杨锋的理由就很无厘头:我们皆感诸葛丞相活命之恩。无以为报,你今反叛,何不擒献!
可诸葛亮什么时候救过杨锋呢?
小说没有交待前因后果,应该是个漏洞。
孟获又一次成了光荣的俘虏。
诸葛亮还是老问题:这回服气了吗?
孟获还是老套路:不服气,这不是你的本事,是我们洞中人自相残害,要杀便杀,我还是不服!
诸葛亮让他认清现实,四个毒泉我都破了,你为什么如此执迷不悟?
孟获表示:我祖居银坑山中,有三江之险,你要是能在老家把我抓了,我子子孙孙倾心相服!”
诸葛亮再次释放了孟获、连同孟优和朵思大王。
警告孟获:我再放你回去,你再不服,当灭九族!”
正是:深临险地非容易,更展奇谋岂偶然!
孟获又会整出什么新花样,诸葛亮如何六擒孟获呢?咱们下回再说。
请看《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46 , Processed in 0.0819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