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回复: 0

大话鬼谷15:忠言也可以顺耳,有些人注定不值得拯救?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3 18: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忠言也可以顺耳,有些人注定不值得拯救?
我们上回说到,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但其实又非常的简单。
只要找到其中的结,然后顺着结打开对方的心扉,这个方法就叫内楗。
鬼谷子曰: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
内要求我们,根据结来整理说辞,要把话说进对方的心坎里。
楗要求我们,引诱对方打开心门,接受我们的计策。
简单说,就是通过语言的力量,让对方接受我们建议。
那么怎么内楗呢?
鬼谷子曰: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
稳度就是要控制游说的力度。
循顺就是要掌握游说的方法。
这就和按摩一个道理,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轻,手法一定要符合人的身体结构,不然会适得其反。
那么怎么知道力度的大小呢?
这就必须要揣摩对方的心理。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领导心里装的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目标?想要呈现什么效果?
这些一定要搞明白。
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能说的话,又要讲到什么程度?
这些一定要想清楚。
那么如何控制手法呢?
延续对方的想法,然后在恰当的时候,加以矫正。
也就是,在对方的想法中,潜移默化的植入我们的想法。
话说春秋战国,晋灵公沉迷于享乐,下令建造一座九层高的琼台,此工程耗费巨资,劳民伤财,举国上下一片反对之声。
然而,晋灵公却置若罔闻,甚至颁布诏令:“再有进谏者,一律格杀勿论。”
晋国有一位大臣名叫荀息。
得知此事后,决定去劝谏晋灵公。
晋灵公竟然暗中布置武士,只要荀息一开口劝谏,就立即将他射杀。
晋灵公已经准备好把荀息树成反面典型了。
然而,让所有人没想到的事。
荀息见到晋灵公后,压根不提琼台之事,而是来为晋灵公表演杂技,替他分忧的。
晋灵公是万万没想到:荀息这么体贴自己。
立刻下令,让他开始自己的表演。
荀息先是巧妙地将十二颗棋子堆叠起来,然后又将鸡蛋一个一个地叠上去。
晋灵公看得心惊胆战,不禁在一旁惊呼:“危险!危险!
荀息却从容不迫地说:“这还算不上什么,还有更危险的事情呢!”
晋灵公好奇地问:“还有什么比这更危险呢?”
荀息沉痛的对晋灵公说:“您建造九层高台,三年没有完工,国内已经没人种田了,国库也空虚了,邻近的国家马上要侵略我们了。这样下去,国家总一天要灭亡的,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吗?”
晋灵公听后,意识到国家面临的巨大危机,立即下令停止琼台的建造。
这就是危如累卵的典故。
为什么别人都劝不动,而荀息能做到呢?
这就是纯纯的技术问题。
荀息没有一句话批评晋灵公穷凶极欲,这叫把握住了度,不能说的绝对不说。
他也完全不提百姓对晋灵公的怨言,只说百姓过的苦,这叫能说的也不全说。
他知道晋灵公喜欢玩,所以他表演杂技,这叫顺。
当晋灵公感受到杂技的危险之时,荀息顺势一推,引出国家的危机,这叫循。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们做糊涂事,不是因为他真的傻,而只是缺乏认识。
你想让一个人醒悟,直接当头一棒,没准就把砸对方砸晕了。
最好的方法,是带着对方走出来,让他从旁观者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
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但是谁说治病的药,不能是甜的呢?忠言就不能顺耳呢?
说到底,就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鬼谷子曰: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小宝认为,阴虑可否这一点最为重要。
因为有些人是劝不好的。
昏君夏桀每天杀人取乐,穷奢极欲,不理朝政,还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永不掉落。
身为夏朝的大夫,官龙逄多次谏言却毫无效果,便想出了用黄图谏言的办法。黄图就是当时的地图,关龙逄拿着它去见夏桀,就是想让夏桀看到周围部落的日渐强盛,由此意识到夏朝局势的危急。
不料夏桀一气之下将黄图烧毁,把关龙逄关进了大牢,不久处死。
民国诗人初元方在诗中写下了:“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麟”。
商朝的比干,为了劝谏纣王,落了个被剖心的下场。
明朝嘉靖年间的杨继盛,上疏弹劾严嵩十大罪。
结果呢?严嵩安全无事,他倒是被陷害,被捕入狱后被杖责一百,最终惨死狱中。
有些人是真糊涂,比如晋灵公。
有些人是装糊涂,比如嘉靖皇帝。
有些人是无所谓,比如夏桀和商纣王。
俗话说:好良言难劝该死鬼。
劝谏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不要做无谓的付出,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
在确定对方值得劝谏之后,可以劝谏之后,就要明言得失。
也就是一定要把厉害关系讲清楚,让对方搞明白。
这就好比,你劝一个朋友减肥。
告诉他,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他一想,只能吃草,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干脆彻底放弃减肥了,这就是只讲失不讲得【de2】。
我们应该既要讲明减肥的好处,更要说明不减的坏处。
一言以蔽之,虽然你吃的少了,但是你更好了。
记住我们的核心目标是:以御其志。
也就是影响对方的决策。
如果做不到,就意味着我们的劝说失败了。
失败了,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巨大浪费。
因此,既然要做,我们就要保证成功。
所以,小宝总结出三不劝。
不能劝的人不劝。
不明白的事不劝。
不能成功的不劝。
以上这三种情况,就算你是荀息,能表演大变活人,也不要去尝试。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内楗就是用话术给对方做心理按摩,要控制力度,要采用对方舒服的手法。
但是这种方法不是针对所有人都有效,有些人有些事注定是不可拯救的。
除了力度和手法,时机也非常重要,这一点,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9:39 , Processed in 0.0862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