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6|回复: 0

大话红楼44:四大家族的秘密?红楼梦内隐藏的血腥历史?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中藏着什么秘密?《红楼梦》内隐藏着怎样的血腥历史?
上回说到,贾雨村要主持正义的时候,发现一个门子好像有话要说。
便把门子带入密室。
万万没想到,这个门子还是当年葫芦庙内的邻居。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贾雨村拉着他的手笑道:“原来是故人。”
然后让门子坐下好谈。
门子哪里敢坐。
贾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
门子勉强坐了。
怎么教勉强呢?
他不是正坐,而是斜签着坐了。
身份是一座大山,人人平等,谈何容易。
贾雨村直入主题:通缉令为什么不能发呢?
门子的做官小课堂开课了。
第一个知识点:老爷既荣任到这一省,难道就没抄一张本省‘护官符’来不成?”
当时贾雨村都惊呆了,忙问:“何为‘护官符’?我竟不知。”
这里就有问题了,贾雨村是当过官的,他真的不知道护官符吗?
显然他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他第一次做官就不会以革职收场。
既然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没有人告诉他呢?
这也和贾雨村的性格有关。
当年他初入官场,春风得意,想来看不上那些蝇营狗苟之事,别人想说,他也未必想听,就算听了,他也未必走心。
而此时,贾雨村经过多年的反思,又无比珍惜这次机会,远没有了之前的锐气。
门子听了贾雨村说不知道。
他也惊呆了: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
那么到底什么叫护官符呢?
原来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
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惹不起名单。
眼下这个案子,之所以难断,就是因为薛家就在护官符之上。
门子一面说,一面从口袋里拿出了今天的上课教材。
一张早已抄写好的‘护官符’。
什么叫有备而来,这就叫有备而来。
贾雨村接过来看:
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谚俗口碑。
下面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并房次。
俗谚口碑又是《红楼梦》原创的成语。
翻译过来就是,百姓对四大家族的描述。
这时候,小说突然写道:石头亦曾抄写了一张,今据石上所抄云。
为什么说突然呢?
因为故事的叙述发生了变化。
本来可以直接通过贾雨村的双眼来交待纸上的内容。
作者偏偏跳出故事,提起了石头。
咱们前文说了,红楼故事来自,空空道人抄的补天石。
这里证明,石头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下面这段话就是出自石头。
曹雪芹增删的时候,对这部分内容做了完整的保留。
那么您说,曹雪芹历经十年五次删减,没有删除这段谚俗口碑呢?
我们前文分析过,红楼梦的成书过程,这本书是有甲方的。
没有删,只能说明,甲方要求必须保留,是《红楼梦》故事核心中的核心。
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我们再看这段所谓的谚俗口碑。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众所周知,这四句说的就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
但是至于这几句话的解读,可就丰富多彩了。
有猜字谜的,有猜人物的,总之绝非单讲富贵那么简单。
那么其中到底藏着什么真相呢?
首先我们从文笔来分析。
第一、毫无诗词的对称美感,句子忽长忽短,毫无规律可言。
第二、联想过于丰富,前后毫不相干。
比如这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东海龙王借玉床,这是哪跟哪的事。怎么就突然蹦出一个神话故事来呢?
第三、内容有僭越之嫌。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阿房宫什么地方?
秦始皇建的宫殿,这是皇权的象征。
史家怎么敢住?还住不下?
他干脆写紫禁城住不下好不好。
而且,阿房宫被项羽所烧,都还没有建完。
这里的比喻,又不合适,又不吉利。
那么如何才能把上面混乱的内容给串起来呢?
小宝有两个思路。
今天我们先讲第一个。
护官符对应南明史,所有的时间线立刻就清楚了。
第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假的不是假的,那就是真的。
开宗明义,这四段话说的是真事。
白玉为堂金作马。
这句话的关键在金这个字。
第一层,金可以对应,满清的国号金。
要知道,朱元璋的璋字就是一块玉。
白玉为堂,就是朱元璋建的房子,也就是大明江山。
金坐马,满清没有崛起之前,只是个游牧部落,是大明的打工仔,为大明做牛做马。
第二层,它是谐音梗,对应今天的今。
玉堂有宫殿之意。
也就是说,曾经的宫殿今天成了马场?
这句话,一语双关,说了过去,也说了现在。
翻译过来,你说贾不假,曾经的牛马进了正堂?
这就是在映射,满清入关,进入北京城。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为什么一定要拿阿房宫比喻,而不是其他宫殿呢?
因为阿房宫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就是被烧。
这里是映射,岌岌可危的明朝政权。
这句最大的难点在于金陵一个史,这个史是谁呢?
明末著名的政治家,清明名将史可法。
他做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1645年,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
因为南明激烈的内部斗争,史可法被迫离开权力中枢,到前线指挥作战。
扬州城破后,史可法拒降被杀。
合起来就是,明朝都要亡了,还沉迷于内斗,容不下一个忠臣史可法。
第三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这句话最难理解,怎么还穿越到西游记了呢?
东海龙王以藏宝著称,他还能缺少一张床吗?
显然,这个床不是普通的床。
龙王要的肯定是龙床。
东海缺少一个龙床,所以到金陵请了个王。
对应的南明大事就是,1645年,郑芝龙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
东海龙王指的就是郑芝龙,这样一来,是不是非常合理。
最后一句,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按理说是吉兆。
但是在红楼梦中,雪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雪乃是鲜血之意,丰年好大雪,就是丰年留了很多血。
丰年是哪一年呢?
咱们前面说了,金陵一个史,对应的是弘光朝,龙王借玉床对应的是隆武朝。
两个朝廷都建立在,1645年。
想来,丰年就是1645年。
刚巧,1645年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年。
这一年清兵在扬州、嘉定、昆山、嘉兴等地对明朝子民,大幅屠杀。
1645年五月,史可法守扬州,誓死不降。
城破后,多铎下令屠城,整整杀了十天,80万扬州百姓被害。
史称扬州十日。
1645年六月,清廷下剃发令,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
引起了明朝百姓的激烈反抗,导致嘉定三屠。
第一次,清军下令所有百姓剃发,百姓不从。
短短几个小时间,三万多人全部被杀,大街上尸横遍野。
第二次,朱瑛反清,投降清朝的李成栋,不分百姓兵卒,一律屠杀。
第三次,明将吴之番抗清,城破后杀光全城百姓10万人。
据不严谨的统计,满清先后屠杀了4000万明朝百姓。
而这件事,最可悲的地方在于,清兵数量是有限的,很多屠杀是由投降的明军完成的。
而明军之降,自吴三桂起。
所以,大家不用对三藩之乱的平息,报什么惋惜之情。
他们的失败,完全都是咎由自取,报应在身。
这里关于丰年,我们再补充个说法。
有学者认为,豊字的繁体,上曲下豆,一起有酿酒之意。
而1645年是乙酉年,酉就是酒的意思。
所以丰年就是指1645年了。
也和我们之前的推理,完全对应。
丰年好大雪,说的就是明末血流成河之相。
雪的第二层含义,就是真干净。
好大的雪,就是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您说,鲜红的血怎么就变成白色了呢?
白就是戴孝。
大明上下,无人不穿白戴孝,这才是真正的白茫茫大地呀!
最后一句:珍珠如土金如铁。
显然是说朱明江山的脆弱,一盘散沙。而满清如铁一样,战无不胜,战无不克。
充满了对明朝不争气的愤怒,和对现实的无限悲凉。
这也刚好解释了,很多朋友的疑问。
那就是为什么护官符,没有按照家亡血史的顺序排列,这样不更通顺、更完美吗?
因为,贾史王薛,是按照时间线来写的,这才是正序。
总结一下,护官符这四段话,去掉中间的部分,可以浓缩为一句:贾不假,珍珠如土金如铁。
作者难以相信,1645只一年的光阴,明亡清兴就成了不可逆转的定居。
篇幅有限,我们下回再讲解读护官符的第二个思路,穿越古今的四座大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6:51 , Processed in 0.08481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