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大话红楼155:黛玉和宝钗谁更优秀?宝玉三首诗背后的隐藏剧情?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黛玉和宝钗谁更优秀?宝玉三首诗背后的隐藏剧情?
上回书说到,在姐妹中,薛宝钗的诗出类拔萃,格局超脱别人一个层次。
黛玉仿佛走到了绝地,她拿什么和宝钗抗衡呢?
和薛宝钗反着来就行了。
宝钗谄媚艳丽,黛玉就清新优雅,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黛玉的诗:世外仙源。
刚好和凝晖钟瑞相反,你是聚光灯下,我在红尘之外。
第一句、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和宝钗的第一句相反。
宝钗写的是: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帝城、华日、祥云这都是红尘俗世。
宝钗写大观园在红尘的聚光灯之下。
黛玉却认为大观园是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
第二句: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和宝钗的第二句也是相反的。
宝钗写: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柳和篁都是为了元春准备的。
而黛玉却认为,这都是从大自然借来的。
第三句: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黛玉闻到的是酒香,看到的是美人。
而宝钗看到了什么呢?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
宝钗看到的都是虚的,黛玉看到的都是实的。
第四句: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黛玉表达了自己见到元春的荣幸,看到了来来往往的宫车。
而宝钗则马屁拍到底: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相比之下,您觉得宝钗和黛玉谁写的更好呢?
从应@制诗的角度来看,黛玉写的不如宝钗。
没拍马屁的诗绝对不能叫好诗。
但是从诗的格调来看,黛玉是完胜宝钗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第一要求就是:真情实感。
而宝钗里面全是曲意逢迎的假话,除了被歌颂的当事人开心,一无用处。
从上到下都写着谄媚二字。
而黛玉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朴实无华,别有意境。
一句话总结:黛玉的诗里有她独立的人格。
这就好比,宝钗的诗是一盘红油猪肘子,那么黛玉就是一盘小葱拌豆腐。
肘子再好,它油腻,人总是吃不多。
而豆腐清爽,越吃越有味道,回味无穷。
在权贵面前,宝钗这样的人常有,能始终保持独立人格的黛玉不常有。
可咱们也要说明,凡事总有代价,黛玉就必须为自己的独立人格付出代价,被世俗所排斥。
而宝钗在社会上就更容易吃的开。
这也是为什么,喜欢宝钗的和喜欢黛玉的水火不容。
这里面可不单是小说情节的争论,更是大家三观的战争。
宝钗看不惯黛玉的故作清高,黛玉看不惯宝钗的疯狂跪舔。
俩人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不可调和的。
宝玉难就难在,他又喜欢被人跪舔,他又向往清高。
这就好比,一个男人既想要妻子能做家务,又想要妻子能养家赚钱,还想要妻子貌美如花。
什么都想要,最后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扯远了,这两首诗,既把宝黛二人的性格特点写的明明白白,也把二人的矛盾根源给交待清楚了。
主考官元春会如何打分呢?
贾妃看了,夸赞一番,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薛宝钗和林黛玉并列第一,不分伯仲。
对于这个结果,黛玉是不满意的。
原本林黛玉想大展才华,压倒众人,没想到贾妃只让每个人写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也就是说,黛玉和探春一样,都没有用全力。
黛玉没有用全力的作品,都和宝钗不分伯仲。
显然,作者的内心是更倾向于黛玉的。
于是作者又安排让宝钗和黛玉比了第二场。
这场比赛的题目就是帮助宝玉。
我们把镜头对准宝玉,看看他的情况,
此时宝玉还没写完,只写了“潇湘馆”和“蘅芜苑”二首,正在写“怡红院”,里面有“绿玉春犹卷”一句。
宝钗转眼瞥见,就趁大家不注意,急忙回身悄悄推了他一下,提醒宝玉:“他不喜欢‘红香绿玉’四个字,改了‘怡红快绿’,你现在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况且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
宝钗这句话里,全都是人情世故。
元春改了绿玉,她也让宝玉改了绿玉。
那么为什么宝玉钟情绿玉,元春和宝钗非要改了绿玉呢?
咱们前文分析了,绿玉代表的是黛玉。
这就是暗示后面的剧情,在家庭的压力,和宝钗的引诱下,宝玉放弃了黛玉。
那么不用绿玉用什么呢?
此时宝玉大汗淋漓,擦汗道:“我这会子总想不起什么典故出处来。”
宝钗笑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又问:“‘绿蜡’可有出处?”
宝钗都无语了,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宝玉恍然大悟,笑道:“该死,该死!现成眼前之物偏倒想不起来了,真可谓‘一字师’了。从此后我只叫你师父,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悄悄的笑道:“还不快作上去,只管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
宝钗怕耽误宝玉的功夫,说笑着就抽身走开了。
因为宝玉从绿玉改成了绿蜡,所以宝钗就有了一个外号绿蜡。
我们再品这句:冷烛无烟绿蜡干。
绿蜡就是熄火的蜡烛,也就是没有光了,就是不明了。
绿蜡不是在说明亡吗?
宝钗出场完就该黛玉了。
宝玉废了吃奶的劲,才凑了三首。
而林黛玉因为才华不得施展,心里很是不爽。
她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便灵机一动:何不代他作两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处。
想着,便也走到宝玉案旁,悄问:“可都有了?”
宝玉眉头一皱:才有了三首,只少‘杏帘在望’一首了。
黛玉说道:“既如此,你只抄录前三首罢。赶你写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这首了。”
说完,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便写在纸条上,搓成个团子,掷在他跟前。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黛玉就是这么快!
宝玉打开一看,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真是喜出望外,赶紧抄了承了上去。
咱们先看宝玉写的三首如何?
第一首:有凤来仪: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第二首: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
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第三首: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这三首诗从应试诗的角度来看,绝对要打不及格的。
因为他们全都在写景,而且格局也不高。
但是如果代入《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可就大有韵味了。
有凤来仪是黛玉的住处,对应的是好梦昼初长。
黛玉就是白日梦。
蘅芷清芬是宝钗的住处,对应的是谢家幽梦长。
出自典故,谢灵白天不得佳句,梦中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故事。
幽梦是夜梦。
宝钗就是夜梦。
也就是说,黛玉和宝钗至于宝玉是一黑一白两场梦。
第三首,怡红快绿是宝玉的住处。
这首诗,同时提到了日夜。
深庭长日静,红妆夜未眠。
分明就是说黛玉和宝钗的处境。
黛玉是日梦,长日静,就是死了。
宝钗是夜梦,她是红妆,写的就是她和宝玉成亲的夜晚。
凭栏垂绛袖,是写宝钗红妆对宝玉的等待。
倚石护青烟,是写黛玉的墓碑冒着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主人是谁?
就是宝玉,她们都等着宝玉的爱。
可是谁都等不到。
宝玉这三首诗,前两首诗刚好就是破解第三首的密码本。
既写出了宝玉的无能,更写出了他对宝钗、黛玉两位才女的辜负。
《红楼梦》诗词里包含的剧情,比正文还要复杂深刻的多。
那么黛玉给宝玉做枪手,写的什么诗?
这首诗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46 , Processed in 0.08765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