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大话红楼156:为什么说林黛玉最适合贾宝玉?为什么王熙凤不写诗?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林黛玉最适合贾宝玉?为什么王熙凤不写诗?
上回书说到,黛玉给宝玉做枪手,宝玉直接跪服。
那么黛玉写的诗到底有多优秀呢?
咱们一起来赏析一下。
杏林在望,作者林黛玉。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诗很好,好到什么程度呢?
宝玉认为比自己的强十倍。
元春看完,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
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稻香村原本就是宝玉题的名字。
元春又给改了回去。
黛玉的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呢?
首先就是写的好,形象的描绘出了一幅盛世下的田园牧歌。
我们用大白话翻译一下。
村口的酒招在招呼着来往客商,远处的山庄隐约可见。
鹅儿在波光粼粼的水中嬉戏,燕子在桑树与榆树之间翩翩起舞。
一畦畦的稻田翠绿欲滴,方圆十里都能问道阵阵稻香。
在这繁荣盛世,人们不再遭受饥饿之苦,又何必忙于耕织呢?
然后是主题抓的好。
元春要考察宝玉的科举能力,科举诗是写给皇帝看的。
所以,讨皇帝的欢心,是宝玉的第一要务。
最后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出色的完成了这项任务。
元春回宫,皇帝问她,回家感受如何呀?
她把这首诗往外一拿,皇帝肯定喜笑颜开。
第三、马屁拍的舒服。
高级的马屁是无形的,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用。
让对方知道你在拍马屁,自然也知道你是有所贪图,而不是发自内心。
黛玉的这首诗恰到好处。
前面,黛玉的诗保持了独立人格,不是她不会拍,而是她不愿意罢了。
但是到了,宝玉这里,黛玉就立刻换了风格。
为了自己的爱人改变自己,这不是真爱是什么呢?
宝钗只能给宝玉锦上添花的把绿玉改成绿蜡。
而黛玉是能够替宝玉写整首诗,并且让他走上领奖台的人。
相比之下,您说谁才是宝玉的贤内助呢?
肯定是黛玉了。
如果宝玉真想走仕途这条路,选择黛玉做老婆肯定是没错的。
而选择商人之女薛宝钗,宝玉的路肯定是走不远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元春省亲诗词大会上,宝黛之争,黛玉完胜。
探春另以彩笺誊录出方才一共十数首诗,出令太监传与外厢。
咱们前文挖了坑,说探春会弯道超车。
这里答案就揭晓了,您想为什么让探春抄录呢?
因为探春字写的好呀!
这就好比,高考作文,明明写的一坨狗屎,但是偏偏就能靠一等一的书法得高分。
这就是选择大于努力,找准生态位的重要性。
随后红楼把镜头给了贾政。
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贾政又进《归省颂》。
《归省颂》写的怎么样呢?
作者一个字都提,就只留了个标题。
想来写的很烂。
贾政忙活了半天,只给他留了个标题,是不是很惨。
但还有比他更惨的,他就是王熙凤。
李纨都写诗了,为什么王熙凤没写呢?
有朋友就说了,王熙凤在别处忙,他不在场。
原文写的明白: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
王熙凤是在现场的。
十二金钗,秦可卿死了没法诈尸,其他十个金钗都写了,为什么不给凤姐一个机会呢?
这就是红楼的不写之写。
不是凤姐没写,而是她交的就是白卷。
第四十二回,薛宝钗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
探春理家的时候,王熙凤自己也说:“她比我识文断字”。
凤姐就算识字也肯定不多,那么她能做诗吗?
她做过,但是只写了一句。
第五十回:凤姐儿想了半日,笑道:“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下剩的我就不知道了。”
半日二字,说明写一句对凤姐来说都很难。
这一句是什么呢?
姐儿笑道:“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可使得?”
要是昨天不刮风,这一句是不是就没了。
凤姐那么喜欢出风头的人,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她哑火了。
只能说,她真写不出来。
想来在别人创作的时候,她也尝试了,最后果断放弃。
作者没写,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谁能想到叱咤风云的凤姐,也有狼狈不堪的时候。
到此为止,诗词大会圆满结束。
为了表彰宝玉的出色表现。
元春又命以琼酥金脍等物,赐与宝玉并贾兰。
为什么要赏贾兰呢?
第一、贾兰是贾珠和李纨的儿子,元春的亲侄子。
是距离元春最近的下一代。
贾政的长子长孙,没有不赏的道理。
第二、抚慰李纨。
此时贾兰极幼,未达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
贾兰没有表现的机会,那就只能李纨上。
母亲表现好,儿子肯定也不会差。
李纨写诗的时候,给自己上难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替儿子出头。
李纨做诗的背后,满满的全都是爱子之情。
最后,作者忽然又提到了一个人。
贾环从年内染病未痊,自有闲处调养,故亦无传@。
贾环这个名字是不是很陌生,因为这是他的第一次出场。
他是谁呢?
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的儿子。
他和宝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和元春也是同父异母的姐弟。
要知道探春也是庶出,论和元春的关系,比贾环要更远的多。
贾环为什么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省亲呢?
他是真的病了吗?
不但没提他,就连他娘也没提呀。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被禁止参与。
王夫人怎么可能会喜欢自己的情敌?元春又怎么会喜欢旁人给他生的便宜弟弟?
贾环生病,不过是给她们娘俩找一个体面的理由罢了。
作者在大家最高兴的时候,提了一个最不受待见的人,让人不痛快。
这就是喜中悲。
在这种排挤环境中长大的贾环会变成什么样子?
必然对贾宝玉由妒生恨。
同样一个爹,怎么差距那么大呢?你们才是一家人,我又算什么呢?
贾环去掉一个横,就是坏。
横下一条心,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就是贾环的命运图谱。
有些角色从出场开始就注定是要黑化的,不黑化反而是不正常的。
贾环在贾府的遭遇,后面还会再说。
此时贾府民族乐团的团长贾蔷带领十二个年轻貌美的女演员,在楼下正等的不耐烦。
只见一太监飞来:“作完了诗,快拿戏目来!”
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
那么元春点了什么戏?这些戏的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5:52 , Processed in 0.1237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