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大话红楼184:史湘云给宝玉梳头背后的秘密?宝玉消失的珍珠之谜?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湘云给宝玉梳头背后的秘密?宝玉消失的珍珠之谜?
上回说到,宝玉让史湘云给自己梳头。
在《红楼梦》中梳头可不是简单的事。
上次宝玉给麝月梳头,可是引出一段暧昧的故事。
这次湘云给宝玉梳头,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原文写道:宝玉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
编辫子本来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不正常在,史湘云的人设。
前文我们分析了,史湘云被黛玉称为:咬舌头的骚达子。
映射的就是满清。
要知道,满人就是铜钱鼠尾辫,他们打着为崇祯报仇的口号入关,不久之后就暴露本性,下达剃发令,开始执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恐怖政策。
史湘云给宝玉编辫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汉人剃发梳辫子这件事。
有朋友更定觉得这个解读太离谱。
别急,我们前文分析护官符。
第二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为什么提阿房宫,而不是其他宫殿呢?
阿房宫象征着大秦,阿房宫被烧,象征着秦亡。
只有皇权才能与阿房宫相配,所以这里映射的就是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
这句最大的难点在于金陵一个史,这个史是谁呢?
明末著名的政治家,名将史可法。
他做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1645年,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
因为南明激烈的内部斗争,史可法被迫离开权力中枢,到前线指挥作战。
扬州城破后,史可法拒降被杀。
合起来就是,明朝都要亡了,还沉迷于内斗,容不下一个忠臣史可法。
知道了这个背景之后,我们再看史湘云的名字。
您说她名字中的湘云有什么意义呢?
史湘云的判词是:湘江水逝楚云飞。
湘云这个名字不是湘江的云彩。
而是湘江的水和楚地的云。
也就是说,湘云是湘楚大地的意思。
巧了,湘楚就是南明的地盘。
如果我们把史湘云的名字调换下位置。
就是湘云史。
湘云史就是南明史。
当然也可以叫做湘史云,湘史云就是南明史说。
如果说黛玉代表大明灭亡,那么史湘云就是南明沦丧。
史湘云和黛玉的每次不对付,其实都是在讲历史故事。
黛玉嫁给林姐夫,宝玉梳大辫子,这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这是梳头的第一个秘密,咱们接着说第二个。
宝玉的头发,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下面有金坠脚。
湘云一面编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的。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
宝玉道:“丢了一颗。”
湘云道:“必定是外头去掉下来,不防被人拣了去,倒便宜他。”
丢的这一颗珍珠指什么呢?
贾府四春,只有元春出嫁,丢的可以是元春。
宝玉身边四个丫头,媚人消失了,所以也可以是媚人。
当然还可以照应后续的剧情。
袭人的原名叫珍珠。
她的判词是: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没有嫁给宝玉,也算丢。
以上这些都说的通,但又似是而非。
因为真正的点不在珍珠是谁,而是这颗珠子到哪去了。
我们看黛玉怎么说的。
黛玉一旁盥手,冷笑道:“也不知是真丢了,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
黛玉认为不是丢的,而是宝玉送人了,那么宝玉送给谁了呢?
《红楼梦》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还真就交待了这颗珍珠的去向。
第二十八回,贾宝玉说他有一个药方包管治好林黛玉的病。
宝玉道:前儿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了他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银子,才配成了。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
宝钗听说,笑着摇手儿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见。你别叫姨娘问我。”
薛宝钗说他不知道。
这时候,凤姐走出来做证了,笑道:“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上日薛大哥亲自和我来寻珍珠,我问他作什么,他说配药。他还抱怨说,不配也罢了,如今哪里知道这么费事。我问他什么药,他说是宝兄弟的方子,说了多少药,我也没工夫听。他说不然我也买几颗珍珠了,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所以来和我寻。
宝玉的确给了薛蟠一个药方。
薛蟠真的去配药,而且还找凤姐要珍珠。
并且明确说:只是定要头上带过的。
珍珠就是珍珠,干嘛非得要头上带过的。
这样的药方,只有宝玉才能胡诌出来,也只有大傻子薛蟠才真信。
您想,薛蟠傻归傻,但是他贪呀。
宝玉给药方,药方里要带过的珍珠。
宝玉头上明晃晃的珠子,薛蟠能不要吗?
所以,宝玉的珠子就是被薛蟠拿走了。
薛蟠做药是给谁吃的呢?
有朋友说让黛玉吃了。
证据就是薛蟠见到黛玉的反应:忽然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显然这是薛蟠第一次见到黛玉。
正所谓,一见钟情。
为了讨好黛玉,他找宝玉要珠子做药,简直不要太合理。
薛蟠就是情圣本圣。
可是薛蟠看上黛玉的剧情,是发生在第二十五回。
宝玉珠子丢失是第二十一回。
薛蟠不可能为一个没见过的人做药。
能让薛蟠不辞辛苦作药的人,只有一个就是他的亲妹妹薛宝钗。
要知道,冷香丸就是薛蟠一手操办的。
宝玉的这颗珠子,就有两个结果。
一是被薛宝钗吃了。
二是被薛宝钗藏了。
黛玉说:也不知是给了人镶什么戴去了!
这句话肯定不是闲话,黛玉十分有可能见过这颗珠子。
因此,这颗珠子十有八九被宝钗留下,做成了首饰,戴在了头上。
就和金玉良缘一样,这颗珠子也会成为姻缘的鉴证。
只不过,作药的药引子被截留,实在是不好听,因此就不提了。
但是被黛玉看到了,因此黛玉才冷笑,说出刚才的话来。
这段故事,就叫宝钗吞珠。
宝钗是外人,留宝玉的珠子,就是外人侵吞之意。
宝钗的指代就是清,珍珠就是朱明。
南明先后有四个皇帝称帝,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绍武帝朱聿鐭,永历帝朱由榔。
四朱少了一朱,说的就是朱由崧之死。
宝钗吞珠所指代的历史事件就是弘光朝廷被满清消灭。
总结一下,史湘云梳头,映射的就是南明史上的两件大事:清朝的剃发令和弘光朝廷的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史湘云其实就是脂砚斋们在《红楼梦》中的具象化。
秘密讲完了,我们书归正文。
被黛玉揭了底,宝玉什么态度呢?
装聋子。
宝玉不答,因镜台两边俱是妆奁等物,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意欲要往口边送,因又怕史湘云说。
正犹豫间,湘云果在身后看见,一手掠着辫子,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那么史湘云为什么那么厌烦宝玉吃胭脂呢?
吃胭脂的背后又有什么秘密呢?
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3:39 , Processed in 0.0861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