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大话红楼267:深度解读《葬花吟》,零距离体验黛玉的悲伤和绝望?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度解读《葬花吟》,零距离体验黛玉的悲伤和绝望?
上回说到,宝玉去追黛玉,却遇上探春,引出一段送鞋的故事。
俩人聊完,宝玉才想起黛玉。
宝玉因不见了林黛玉,便知他躲了别处去了,想了一想,索性迟两日,等他的气消一消再去也罢了。
宝玉认为黛玉是故意躲他。
既然是故意躲,就是不想见。
既然不想见,就没必要现在去打扰她。
所以,他决定让黛玉自己先消消气。
那么请问,宝玉的做法对吗?
换个说法,女朋友生气,是该过两天去哄,还是立刻去哄呢?
再换个说法,病是应该立刻去治,还是等两天再去医院呢?
毫无疑问,当然是立刻去治了。
俗话说,日常梦多,迟则生变。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如果不明就里,瞎治乱治,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去哄的前提条件是,你知道原因,并且有哄好的方法。
绝对不是一股脑的盲干。
宝玉不去哄,是因为,他不知道黛玉为什么生气。
自己乱哄只会适得其反。
不信,您往前看,但凡是宝玉知道原因的,必然是当时就哄的。
所以,这里小宝不认为是宝玉无情,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表现。
只要他找到了方法,他一准会立即行动。
因低头看见许多凤仙石榴等各色落花,锦重重的落了一地,因叹道:“这是他心里生了气,也不收拾这花儿来了。待我送了去,明儿再问着他。”
您看,宝玉准备以葬花为突破口,从迟两日变成明了[le1]。
黛玉没做的事情他来做,肯定是能讨得欢心的。
说着,只见宝钗约着他们往外头去。
宝玉道:“我就来。”
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
作者的用词,登山渡水,过树穿花。
好像宝玉经历了千难万险似的。
就送点落花有那么难吗?
难,非常难。
不然,您猜宝玉为什么要等二人远了?才开始兜花呢?
因为他怕被人耻笑,这就说明对于他和黛玉的关系,宝玉是在乎外界看法的。
因为在乎,他就会被外界干涉,他就无法主宰自己的情感。
宝玉送的不是落花,更是他对黛玉的一份情。
他和黛玉之间的这份情,何止是登山渡水,简直是刀山火海!
话说宝玉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不说您也知道,哭的就是黛玉。
但是宝玉居然没有听出来。
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哪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
对比之下,宝钗听两句就知道是小红。
宝玉和黛玉朝夕相处,居然连黛玉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属实是让人难以理解。
您说宝玉为什么听不出来呢?
一写宝玉的渣男本色,他对黛玉的爱总是伴随着一丝薄[bo2]凉,换句话说就是不够全心全意。
二写、黛玉的复合性。
这也是作者最想表达的,这里不是黛玉哭,而是黛玉所代表的一群人在哭,也就是万艳同悲。
宝玉听的不只是黛玉,更是《红楼梦》中所有女子的心声。
宝玉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她哭道。
黛玉哭诉的就是字字血泪的《葬花吟》!
小宝把葬花吟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写葬花的背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花儿凋零,花瓣纷飞,满天的绚烂却无人欣赏,不正如黛玉自己吗?
她虽然身世显赫却命途多舛,美丽与才华并存,却难得幸福。
她的美,她的才,谁又能真正怜惜呢?
这是写黛玉的可怜,更是写红楼女子的悲惨命运。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游丝是蜘蛛等昆虫结的丝,因其飘荡在空中,所以称为游丝。
落絮指的是飘落的柳絮。
气若游丝,身如落絮,命不久长。
这是黛玉的真实写照,更是写红楼女子的脆弱一生。
第二部分、为什么葬花和葬花时的所思所想。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闺中女儿惋惜春天的逝去,满腔的愁绪,却找不到释放的出口。
怎么办呢?
将一切埋葬。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葬花的过程,还要再踏花,黛玉的内心被反复蹂躏。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这句是写世间的冷漠。
柳丝榆荚都不管桃飘李飞,更何况人了?
更可悲的事,人还不如花呢?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闺中要消失的人是谁呢?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三月的时候,燕子已经开始忙碌地筑起香巢,为新生育雏做准备。
这本是自然界中美好的一幕,然而在林黛玉眼中,却成了太无情的象征。
那么为什么太无情呢?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明年花还可以再发,而燕子可能就不会回来了。
巧了,前文刚提过,黛玉住的潇湘馆就有燕子。
人去梁空巢也倾。
指的就是黛玉自己。
黛玉觉得自己明年可能就要走。
她为什么对自己的命运那么悲观呢?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两句诗,可谓是:字字泣血,句句含泪!
每天都饱受摧残,毫无快乐可言,怎么可能活的长久呢?
那么未来会如何呢?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您注意两个字:飘泊。
因为这漂泊二字,就有解读认为黛玉会远嫁。
但是,漂泊二字对应的是花落。
花开的时候明媚鲜妍,花落的时候无处可寻。
花落就是死,就是尸骨无寻。
换句话说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上下两句合起来,就是久经摧残之后,注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写完了落花的悲剧宿命,黛玉开始写葬花人了。
第三部分:葬花人的处境与向往。
花开易见落难[nan2]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作为葬花人,心情沉重而苦闷,独自葬花,泪洒空枝。
字里行间充满了无助与绝望。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chong2]门。
杜鹃无语写的是寂寞,连杜鹃都不愿理人。
独掩重[chong2]门写的是孤独与弱小,凡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青灯照壁人初睡写的是:长夜慢慢,无心睡眠。
冷雨敲窗被未温写的是:孤身一人,倍感凄凉。
总结起来就是,作为葬花人的自己:孤独寂寞冷。
随后,黛玉开始自我反思:我的哀伤为什么如此沉重呢?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对于春光,一半怜爱,一半恼怒。
为什么呢?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春光悄然来临,令人欣喜。却又无声无息地溜走,让人恼恨。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直到昨天晚上,黛玉听到花魂和鸟魂的悲歌,才知道春天去了。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鸟归花落,这就是宿命。
那么能不能改变宿命呢?
黛玉许下了愿望。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和花一起飞,就能找到永恒的春光了吗?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香丘就是永恒的春天、不落的花田。
可是真的会有吗?
这里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最绝望的地方。
天尽头也未必有出路,最终的宿命无法逃避。
既然无法避免,应该怎么办呢?
埋了算了!
第四部分:回归现实,葬花人对未来的迷茫。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落花的命运其实也没有那么惨,毕竟干净来干净去了。
想到此处,黛玉又想到了自己: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今天我葬你们,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我葬你们别人笑我痴,未来葬我的又会是哪个痴人呢?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这是黛玉最后做的总结。
自己就像落花一样,终究难逃残花渐落、红颜老死。
到时候,花不知道自己落后的结局,人也不知道自己死后的归宿。
千言万语总结成一句话:我每天过的都很惨,死亡没什么不好,我觉的自己活不长了!
因此,小宝认为:黛玉肯定是抑郁了!
以上就是我们基于黛玉的经历和诗词部分的字面理解。
里面不可告人的隐藏线索,我们还要从后文慢慢挖掘。
再说宝玉听了不觉痴倒。
那么宝玉想到了什么?他有什么感悟呢?
请看《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2:26 , Processed in 0.08545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