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大话红楼298:宝玉和黛玉殊途同归,玉碎背后,谁是最愤怒的人?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玉和黛玉殊途同归,玉碎背后,谁是最愤怒的人?
上回说到,宝玉、黛玉、袭人、紫鹃,四个人先是一起哭,哭完了,鸦雀无声,场面陷入了僵局,可是也不能一直僵着呀,总得有人站出来缓和局面。
关键事后,还得看袭人。
一时,袭人勉强笑向宝玉,想来这笑估计比哭的还难看。
袭人倒:“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
显然袭人是想通过穗子来提醒宝玉,黛玉对他的好。
林黛玉听了这话,心中的委屈与不甘瞬间被点燃,愤怒的小火苗嗖的一下就窜起来了。
病弱的身体,被注入了洪荒之力,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要剪。
速度有多快呢?
袭人紫鹃刚要夺,已经剪了几段。
这一段,红楼写的特别的巧妙。
宝玉摔玉是玉碎,黛玉剪玉穗,还是玉碎。
两人对应了同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但是宝玉的玉没有碎,而黛玉的穗是真碎了。
俩人对应了不同的不同的结局。
宝玉想死死不了,但是黛玉却真真的死了。
摔玉和剪玉穗,是这段故事的高潮,写尽了宝玉和黛玉的情感纠葛。
放到更大的家国视角,剪玉穗可以映射崇祯上吊。摔玉而不碎,则是大明亡国,天下被满清窃取。
书归正文,林黛玉哭着说了两句话。
第一、我也是白效力。
这是对自己的失望,自作多情,终究还是错付了。
第二、他也不希罕,自有别人替他再穿好的去。
这是对宝玉的失望,他太无情,完全不在乎自己。
至于别人,毫无疑问就是指的薛宝钗了。
此时此刻,最尴尬的莫过于袭人了。
袭人忙接了玉道:何苦来,这是我才多嘴的不是了。
何苦?谁苦?
黛玉苦,没事作妖,委屈了自己,难为了别人。
自己苦,没事找事,好心被当驴肝肺。
那么宝玉什么态度呢?
三个字:无所谓。
宝玉向林黛玉道:你只管剪,我横竖不带他,也没什么。
宝玉这句话说的很有意思。
如果这里的他指的是玉穗,则是说,玉穗我不在乎。
如果这里的他指的是通灵宝玉,则是说,反正我不戴玉了,有没有玉穗根本不重要。
此情此景,显然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在宝玉的心中,通灵宝玉已经不存在了。
但是,在黛玉听来,意思就是第一种,你对我的付出一点都不尊重。
您看,同一件事情,相同的初心,但因为侧重点不一样,理解就南辕北辙了。男女之间的误会,往往就是这么产生的,。
矛盾发展到了顶峰,下一步就该破局了。
于是,贾府一股神秘的力量登台了。
只顾里头闹,谁知那些老婆子们见林黛玉大哭大吐,宝玉又砸玉,不知道要闹到什么田地,倘或连累了他们,便一齐往前头回贾母、王夫人知道,好不干连了他们。
老婆子们的动机是什么?
不干连了他们。
如果这事,不和他们相关,他们是绝对不会管的。
这就是他们作为打工人的自我修养:和自己无关的,专心吃瓜,和自己相关的,抓紧甩锅。
有朋友就说了,他们为什么就不能主动担起责任呢?
第一、不做不错。
第二、做了未必对。
第三、做对了未必有功。
第四、有功了必然得罪人。
这四条,就是在现实毒打下,打工人总结出的血淋淋教训。
那贾母、王夫人见他们忙忙的作一件正经事来告诉,也都不知有了什么大祸,便一齐进园来瞧他兄妹。
正经事,这三个字用的很有意思。
从字面意思上看,分明就是说,宝黛闹脾气,不是正经事。
而事实上,从贾府的大局来看,也确实不是什么正经事。
众所周知,《红楼梦》喜欢反写,越是不正经,反而说明这事越是正经。
红楼就是在强调:宝玉摔玉和黛玉剪玉穗,这件事是《红楼梦》中一等一的正经事。
既写了当下,更照见了未来。
听说贾母和王夫人来了。
急的袭人抱怨紫鹃为什么惊动了老太太、太太,紫鹃又只当是袭人去告诉的,也抱怨袭人。
他们为什么那么慌,因为天大的锅就要砸下来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贾母和王夫人如何解决矛盾?
第一步、了解情况。
那贾母、王夫人进来,见宝玉也无言,林黛玉也无话,问起来又没为什么事。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下一步怎么办呢?
第二步、找人背锅。
便将这祸移到袭人紫鹃两个人身上:说为什么你们不小心伏侍,这会子闹起来都不管了!
因此将他二人连骂带说教训了一顿。
贾母和王夫人一同出击,不用想,都知道火力有多猛。
您看,袭人和紫鹃俩人冤不冤,心理苦不苦?
是他们伏侍不小心吗?不,他们可太小心了。
是他们闹起来不管吗?不,他们可太努力了。
那么为什么明明自己那么努力,最后还得挨批呢?
因为他们是下人。
问题的责任划分,没有对错,只有身份。
下级第一重要的责任,就是给上级背锅。
袭人和紫鹃在这个位置,必然要有这个觉悟。
二人都没话,只得听着。
有朋友就问了,让临时工背锅,是不是太下作了?
其实,这背后是有科学道理的。
就拿宝玉和黛玉这事来说,为什么就不批评他俩呢?
首先、俩人都在气头上,责备只会进一步刺激他们。万一想不开,来个上吊自杀,可就更麻烦了。
其次、训斥袭人和紫鹃,可以起到杀鸡骇猴,指桑骂槐的作用。
第三、维护宝玉和黛玉,作为主人的体面。
总结一下,让下属背锅,是为了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对当事人起到警示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威。
最后:还是贾母带出宝玉去了,方才平服。
到此为止,这件事就算结束了。
您猜,针对这事,谁的怒火最大呢?
显然是王夫人。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宝贝儿子,被折磨的发疯摔玉?
您猜她会怎么想?
被看林黛玉病病殃殃的,做起妖来可真是一套套的。
因为林黛玉,宝钗和宝玉的婚事没成。
还是因为林黛玉,宝玉先后两次摔通灵宝玉。
她分明就是宝玉的灾星呀?
王夫人虽然嘴上没说什么,这一笔笔帐,她可都是记在心里的。
可以这么说,这一段故事,宝黛证明了彼此的感情,但是也把王夫人彻底的推向了对立面。
那么经历了如此大的波折,宝黛二人究竟如何和好如初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0:19 , Processed in 0.08236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