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大话红楼304:宝玉的情感导师?红楼对龄官和黛玉的奇缘妙想?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19 16: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宝玉的情感导师?红楼对龄官和黛玉的奇思妙想?
上回说到,宝玉抛下金钏儿,自己跑了,妥妥的怂包一个,那么他跑去哪了呢?
且说那宝玉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
您注意,原文写宝玉逃跑的原因?是没趣。
对于金钏儿他单纯的只是找乐子,毫无责任心可言。
对于金钏儿将要面对的处境,他根本不关心也不在乎。
什么叫无情无义,提了裤子就不认账,说的就是贾宝玉!
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
赤日当空这四个字第一要紧的重要,您要牢记仔细,我们先挖个坑。
此时此刻安静的气氛为下午的躁动,做了铺垫。
刚到了蔷薇花架,只听有人哽噎之声。
宝玉心中疑惑,便站住细听,果然架下那边有人。
如今五月之际,那蔷薇正是花叶茂盛之际,宝玉便悄悄的隔着篱笆洞儿一看,只见一个女孩子蹲在花下,手里拿着根绾头的簪子在地下抠土,一面悄悄的流泪。宝玉心中想道:“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
因又自叹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不但不为新特,且更可厌了。”
在宝玉眼里,黛玉葬花是美的,其他人不配葬花,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黛玉在宝玉心中头牌的地位。
想毕,便要叫那女子,说:“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
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人家葬花就葬,关你宝玉什么事?
为什么他要叫停呢?
四个字:自作多情。
在宝玉的潜意识里,想当然的认为对方是在模仿黛玉来取悦自己。
这个判断来自于第三十六回,宝玉知道龄官喜欢贾蔷之后,失魂落魄回到怡红院,对袭人说:我昨日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dan1]葬我,这就错了。看来我竟不能全得。从此后只好各人各得眼泪罢了。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宝玉认为所有的女孩子都是天然喜欢自己的。
这也可以理解,作为贾府的明日之星,哪个女孩不是对她投怀送抱呢?
有朋友就说了,为什么前文,金钏儿告诉宝玉,贾环和彩云偷情,宝玉不在乎呢?
因为宝玉不够喜欢彩云,他那是没有出手,只要他出手了,就没有拿不下的。
而且,前文他因为撩彩云,被贾环用计烫了眼睛,他总是该长点教训的。
总之,此时此刻的宝玉是滥情的、是自信的。
三十六回,龄官让宝玉明白不是所有的女子都喜欢自己之后,在原著中,他和黛玉的矛盾大大的减少。
在续本第九十一回,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很好的总结了宝玉对黛玉的情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龄官从根本上改变了宝玉的爱情观,宝玉叫一声导师是一点也不过分[fen4]的。
这里多说一句,小宝认为,通行版续本的40回越靠前的部分,越贴合原著,越往后越离谱。想来,续本一定是受到原本的影响,但为了实现以伪书做真本的目的,淡化甚至消解红楼反清复明的核心思想,回归到科举富贵的人生享乐主义上来,废弃了原本。
书归正文,宝玉话未出口,幸而再看时,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像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的哪一个角色来。
那么这个女孩到底是谁呢?
就是咱们刚刚提到,给宝玉上了生动一颗的龄官。
龄官在前文多次出场。
我们复习一下:
第十八回 ,元妃省亲听戏。
龄官的表演获得了贵妃元春的喜爱,赏赐给龄官一金盘糕点,又命龄官再作两出戏。贾蔷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
龄官却认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便执意不作,定要作《钗钏记》里的《相约》、《相骂》这二出。
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
贾妃甚喜,命“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额外赏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
这里龄官坚持自我、绝不妥协的性格,非常像黛玉。
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生日听戏。
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与一个作小丑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
因问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
贾母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两个,又另外赏钱两串。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
史湘云接着笑道:“倒[dao4]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这一段说明,龄官从外形上,非常像黛玉。
这一次出场,龄官被宝玉错认为是模仿黛玉葬花。
也就是说,龄官在行为上也像黛玉。
《红楼梦》这里的设定真是太妙了。
龄官三次出场,第一次性格像黛玉,第二次外貌像黛玉,第三次行为像黛玉。
次次都像,次次不同,次次都有新发现。
我们还分析出,龄官的谐音就是林官,林就是林黛玉。
所以,龄官就是黛玉的一个分身。
那么为什么,此时此刻,作者要让宝玉遇到龄官呢?
这又是,红楼的奇思妙想了。
咱们上回分析,金钏儿和玉钏儿代表金玉良缘,金钏儿代表着薛宝钗,金钏儿被赶走,意味着金玉良缘的破产。
宝钗的映射都出场了,黛玉的映射肯定不能缺席呀。
于是龄官就带着使命来了,那么她的使命是什么呢?
要知道她带着什么使命,就必须要搞清楚她究竟在做什么?
话说宝玉,刚要多管闲事,说出:“你不用跟着那林姑娘学了。”
他忙把舌头一伸,将口掩住。
为什么她不说了呢?
自己想道:“幸而不曾造次。上两次皆因造次了,颦儿也生气,宝儿也多心,如今再得罪了他们,越发没意思了。”
您看,宝玉这次终于学聪明了一回。
一面想,一面又恨认不得这个是谁。
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
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
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
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
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
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
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
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
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
外面的不觉也看痴了,两个眼睛珠儿只管随着簪子动。
心里却想:“这女孩子一定有什么话说不出来的大心事,才这样个形景。外面既是这个形景,心里不知怎么熬煎。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熬,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
这一段就是仅次于黛玉葬花的龄官画蔷。
此时此刻,宝玉还知道龄官和贾蔷的事,他还是一个迷之自信的美男子,所以他只看出了龄官的很苦很痛,却不知道龄官到底何苦何痛。
那么龄官有何苦何痛?龄官画蔷和黛玉葬花之间有什么关系?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3:27 , Processed in 0.08004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