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大话封神11:黄飞虎的抉择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0 08: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来听小宝说书真是太给面子。拔出萝卜带出泥,纣王拔了姜皇后,自然就要带出太子。咱们先做一个定位,把支持殷郊的大臣统一称为太子党,姜皇后和东伯侯外戚家族称为后党,纣王妲己能调动的晁田、晁雷、费仲、尤浑等叫帝党,商容、梅伯等为首的大臣称为功臣集团,另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掌握朝歌兵权的黄贵妃黄飞虎的贵妃党。现在纣王压制了功臣党,后宫抹除了后党的影响,接下来就要直面太子党和贵妃党了。
纣王得到晁田、晁雷的回报:大王,太子殿下哪哪都没有。纣王不假思索的就说了:三宫不在,想在大殿。必须擒获,以正国法。纣王的判断非常准确,对当前局势有很清醒的认识。本质上来讲,权力的斗争已经演化成了帝党对太子党的对决,而太子党最大的问题就是殷郊只有14岁太小了,整个太子党和殷郊一样还没有成熟。及早的就要和纣王决裂,要想成功就必需依赖掌握朝歌兵权的黄飞虎家族也就是贵妃党的支持。
咱们再说殷郊殷洪来到九间殿把前后经过一说,文武大臣一致表示:国母受诬,我等如何坐视。可鸣钟击鼓,请天子上殿,声明其事;洗雪皇后冤枉。对,让大王出来说个明白,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大殿中瓮声瓮气的传出了一个声音: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今天子不道,三纲已绝,恐不能为天下之主,我等亦耻为之臣。我等不若反出朝歌,另择新君,去此无道之主,保全社稷!再一看这二人是谁,正是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兄弟二人。而这个时候正是一个机会,因为有人带头了,关键就看其他人相应吗?有太子在朝,反出朝歌倒是没有必要,以“清君侧”的名义逼纣王就范扶太子上位也不是不可能,而这个计划一定要获得掌握朝歌兵权的黄飞虎支持,但是黄飞虎大喝一声:“你多大官,敢如此乱言!满朝该多少大臣,岂到得你讲!本当拿了你这等乱臣贼子,还不退去!”黄飞虎的态度很明确了反对武装夺权,但是方弼、方相兄弟的处境就很为难了,造反宣言说了,留在朝歌肯定是必死无疑,那就只能跑路了,怎么跑呢?只见方弼、方相分开众人,方弼夹住殷郊,方相夹住殷洪,厉声高叫曰:“纣王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保二位殿下往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立成汤之嗣。我等反了!”黄飞虎不给兵,就只能去找东鲁借兵了,但是也完全做实了姜皇后谋反和太子谋逆。对于方家兄弟的表现,黄飞虎既不支持他俩造反,也不阻拦他俩带着太子兄弟借兵。还对方家兄弟的行为表示理解:只是迫于一腔忠义,故造此罪孽,可疑理解吗。再说晁田、晁雷听说太子跑了,赶紧去找纣王回报,并且向纣王举荐黄飞虎去捉拿太子,除了他没人能行。为什么呢?因为黄飞虎快呀,为什么快呢?黄飞虎坐下有五色神牛,日行八百里那还有追不上的说法。黄飞虎心理清楚这是纣王在试探自己,你一定能追上殷郊,看看你该怎么办?咱们再看黄飞虎追上太子之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太子兄弟一见黄飞虎都跪了下来,求黄飞虎放条生路。黄飞虎赶紧滚下五色神牛跪于道旁:臣罪该万死,是你爹让我来抓你的,不是我要杀你,你还是跟我回去吧。殷郊就说:将军要是放了我们兄弟,我俩生则衔环,死当结草,没世不敢忘将军之大德!但是黄飞虎又说:我知道你俩不容易,但是我又不能得罪你爹,抓你来又不忍心。简单这么说吧,黄飞虎身上就两个字纠结。殷郊就和黄飞虎商量,不行你就把我弟弟给放了,起码留个活口。俗话说兄弟情深,殷郊殷洪二人就开始互相推让起来,这番场景怎能不让人动容,方家兄弟那是一个放生痛哭。黄飞虎怎么又下的去手,心一狠一跺脚,也罢:方弼不可啼哭,二位殿下不必伤心。好在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泄,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教他两路调兵,洗清冤仇。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
小宝给大家分析下,黄飞虎在太子谋逆案中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个方案,乖乖的把太子交出来,严格执行纣王的旨意,自己置身事外,这是最安全的,但是自己的政治声望就要受损,彻底成为纣王的奴才。被天下人指责。
第二个方案,黄飞虎和大臣们当朝就保着太子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好处是无论成败立刻见效,是一剂猛药。坏处是风险太大,黄飞虎一个人承担了全部风险,要是和纣王火并,谁胜谁败不可知,咱们之前就说了纣王本身就是一个勇将,战斗素养不低,同时自己的妹妹黄贵妃还在宫中,地位稳定,完全没有到最后的时刻。还有就是黄飞虎有没有足够的政治声望获得群臣的支持,老黄也没有这个自信呀,要是另一个人就完全没有问题了,这个人是谁呢,咱们下回再说。就算是黄飞虎成功了,其他四镇诸侯的态度也不好琢磨,你能清君侧,保不齐就有人以你谋反的名义清除你呢,四镇诸侯只有姜家会站在太子这边,其他三个完全不好说,南伯侯还可以相信一下,但是姬昌和崇侯虎绝对不能信,从黄飞虎让两个殿下求兵的安排上也看的一清二楚了。在进一步说,就算黄飞虎赢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也必然要落到姜家手里,当大王也不是他们黄家人,自己的地位也不可能再高了,投入和回报比还是不够呀。
第三个方案,这个就是典型的骑墙战略,两边都不得罪,那就让太子去搬兵,造反这事的风险就完全转移到了太子身上,自己一口咬定没遇上太子,也就是一个办事不力的罪过。无论事情怎么发展,是太子成功,还是纣王成功,自己都有退身步。
现在问问您会怎么选呢?权衡起来第三个方案是最合适的,既不损害自己的声望,又不得罪纣王,但是相比第一个方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那就是被纣王怀疑,不过从长远考虑是最好的方案,虽时都有专向的可能,纣王这么做难免有天不翻船,自己也就卡里边了。毫无疑问武成王选择了最利于自己家族的方案,于是所有的风险就全部压到了方家兄弟身上,那么方家兄弟又能否出色的完成任务呢?两位殿下命运又当如何呢?咱们下回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22:09 , Processed in 0.08337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