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7|回复: 0

水浒人物传8:母夜叉-孙二娘:母夜叉是怎样炼成的?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宋境内的孟州道,十字坡前,有一个无名小酒店。
这个酒店看起来平常无奇,但却是方圆百里有名的五星餐厅,全赖其独一无二的肉包子。
那么她家的包子为何好吃呢?自然全赖祖传的秘方。
今天,你有福气了,老板娘决定带领你参观厨房,向你揭晓百年之谜。
她风骚的带你步入厨房,只见:“壁上绷着几张人皮,梁上吊着五七条人腿。”
老板娘妩媚的告诉你,刚才你吃的黄牛肉包子,肉馅就是从这条大腿上割下的。
刚才你喝的酒,其实就是她的洗脚水。
说了这些,老板娘笑嘻嘻的指着你说:“倒也,倒也!”
突然眼前一黑,天旋地转,跌倒在地,不省人事。
再醒来时,已经躺在剥皮凳上。
老板娘一边操刀,一边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一不要好色,而不要想知道太多秘密。不然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用几个时辰,房梁上又会多挂两条大腿。
敢问,这位老板娘是谁?
她就是母夜叉孙二娘。
十字坡酒店,就是一处杀人磨坊。
每当有新的“行货”被麻翻,孙二娘都会对他们,作仔细的分类:
“这等肥胖的人,好做黄牛肉卖。那两个瘦蛮子,只好做水牛肉卖。”
这些“行货”们,能充当什么肉馅,能不能把价格卖上去,完全看体格的胖瘦。
所以在孙二娘眼里,男人只分两类:胖子和瘦子。
而她显然更喜欢胖子,因为胖子可以剁成黄牛肉,价格更高。
她对于上等行货总是亲自动手,“我来也!你们不要动手,我自来开剥!”
她很享受这个的过程。
孙二娘是水浒中最变态的女人,李逵比之与他,尚不及一二。
孙二娘人称母夜叉,夜叉是真鬼也。
一个女人,是如何变成一个恶魔的呢?
孙二娘的今天,和他的父亲分不开。
孙二娘的父亲,名叫孙元,绰号山夜叉。
是同时代梁山好汉们的父辈,被称为“江湖上前辈,绿林中有名”。
孙元年少的时候,学得一身武艺,然而不干正事,“专一剪径”。
他学武艺的目的,就是为了拦路打劫。
打劫几年后,手里有了不少的积蓄,就回到城里置办家业,娶妻生子了。
在城里的那些年,孙元靠什么维持生计呢?开黑店。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孙二娘把杀人做肉包子的手艺全都学在身上。
有张青作证:“俺这浑家姓孙,全学得他父亲本事。”
孙元看着女儿又喜又悲,喜的是后继有人,悲的是女儿的终身大事。
谁会愿意去她做老婆呢?
孙元也有注意,决定自己培养一个女婿。
也是缘分使然,张青在十字坡剪径,刚好就打劫到了张元。
张元大喜,这小子颇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一扁担将张青打翻,扛回了家。
女儿你的好事来了,今晚就洞房。
张青醒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自己的一世清白,全都毁了。
他也想逃,这个家里没一个正常人。
特别是母夜叉看自己的眼神,总有一种看牲口的味道。
吃了几天肉包子后,孙家父女带他参观了人肉作坊后,他彻底放弃了抵抗。
他知道,他再也回不去了。
孙元去世后,孙二娘带着张青离开城里,来到十字坡开了这座酒店。
为什么离开城里,城里毕竟不甚安全,哪有城外无拘无束。适合扩大产业。
孙二娘不但喜欢杀人还对钱有急切的渴望。
她在书里,很少表现出开心,但是只要麻翻了人,拿到钱,就会表现出“大喜”的神态。
面对妻子的越发猖狂和变态。
张青也做了努力,那就事 有可为有可不为。
三种人不可杀:
一种是云游僧道,出家人不管世俗的事,你没必要害他;
一种是出卖肉体、出卖灵魂挣的妓女,这种肮脏的钱,你好意思要吗?
第三种人是囚犯,因为里面有好汉存在。
其实这是扯淡,之所以不能害犯人,一来是他们没钱,有钱的早保释出来了,谁还等着发配?
二来囚犯是由官差押送的,你害了囚犯,就得害官差;你害了官差,官府就得查你。
这是为了保护孙二娘。
张青立了三个规矩,但孙二娘根本不care。
和尚不能杀?开玩笑,只要有钱,佛祖也留不住人。
鲁智深路过这里被麻翻,差点被孙二娘做掉。
给武松留装备的无名头陀,就因为兜里有钱,长得高大,可以当黄牛肉卖,孙二娘就把人家手脚给卸了。
武松是路过的囚犯,孙二娘见武松“包裹沉重”,估摸银子不少,就动了杀心。
至于妓女,你张青是不是看不上老娘了,更得杀。
在孙二娘的眼中,这个世界没有规矩,他的父亲就没有教过她规矩。
她是个天生没规矩的人。
那么为什么孙元这么教育女儿呢?
其实他也努力过,但是它失败了。
孙二娘为什么二,她前面还有一个哥哥或者是个姐姐,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死了,对死了。
不久之后妻子也悲伤过渡去世。
留下刚回走路上孙二娘与他相依为命。
孙元害怕呀,他怕孙二娘也离他而去。
他认为一切都是自己的报应,他不配有子女,于是他便不把女儿当女儿,而是一个帮手,报应便落不到女儿身上。
他爱女儿的唯一方式就是疏远他。
母夜叉有人生没人教。
无形中塑造了一个更大的恶魔。
在《水浒传》中,作者多次暗示、强调家教与门风的重要性。
正所谓:“家有余粮鸡犬饱,户多诗书子孙贤。”
每个人的奋斗,无论正道邪道,都是为了过上好日子。
希望家有余粮,不愁吃喝,过得安稳,更上一层楼,这是人之常情。
在物质生活得到保证后,就会想尽办法改善家庭环境,熏陶子孙走正道。
哪怕自己不识字,也要多为儿孙买书,毕竟开卷有益嘛。
在上一代的奋斗过程中,可以有污点存在,那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他们都迫切的希望转型,洗白自己,渴求下一代过得更好。
希望子孙后代,不用再过打打杀杀、东躲西藏的日子;
希望后代的生活,回归到社会的正规中去。
关于这样的选择,《罪域》里的大佬兆辉煌,有着清晰的认识。
所以他们都对家教极其重视,对后代都用心培养,希望子孙贤能,步入正道。
反观孙元呢,通过拦路打劫,确实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回城里改善了生活。
但却没能把生活拉入正常轨道,反而是在人性贪婪的欲望中,越陷越深。
不但吞噬了自己的良知,也把年幼的女儿拉入深渊。
本来嘛,在水浒的江湖中,拦路打劫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反而会被认为是好汉做派。
然而孙元既没有洗白自己,也没有为女儿的未来考虑。
所以他不会对孙二娘的人生负责,就更别说有什么家教门风可言了。
如果真的总结孙元的家教,那就只能是心够黑,手够狠,嗜钱如命。
我不知道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孙二娘想起孙元,会不会恨他。
但孙二娘肯定会为自己的人生遗憾,这明显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那孙元和孙二娘的人生,就没有其他选择了吗?
当然不是。
作为梁山好汉的父辈,孙元不用一条道走到黑的,他可以有更好的人生抉择。
作绿林好汉,不是没有出路,也不意味着被主流社会遗弃。
他仍然有成功出头的机会。
高俅第一次征讨梁山,手下王焕、徐京等十路节度使。
“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
孙元和十节度,都是梁山好汉的父辈,一个时代的人,而且都是绿林出身。
出样的污点出身,十节度就选择了招安,成功洗白转型。
摇身一变,成为朝廷将领。
他们的子孙后代,就不用再打打杀杀,做些见不的光的买卖。
不但可以回归正常生活,而且可以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这有什么不好吗?
再看孙元,他武艺肯定是不错的,年少习武,行走江湖,那得有硬功夫。
而且一大把年纪,还能和张青斗二十回合,最后把他打翻在地。
他的能耐,未必就比十节度差。
但他有自己的选择,就是一条道走到了黑。
正是因为他的黑暗选择,所以注定了孙二娘,不会有光明的人生。
说到这里,您明白宋江为什么鼓吹招安了吗?
这是一片良苦用心啊。
招安了,梁山好汉和他们的子孙后代,就能回归正常社会,有尊严的活着。
如果不招安,呆在梁山不挪窝。
他们的子孙后代,就会像孙二娘一样,成为父辈抉择下的悲剧。
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人生的权利,但也要有承担不同后果的责任。
孙元选择成为山夜叉,所以他的后代,只能成为母夜叉。
王焕选择成为节度使,所以他的后代就可以叫作衙内。
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自己未来人生的权利。
说到底,孙元是时代的悲剧,而孙二娘是父辈选择不善的悲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8 18:13 , Processed in 0.08508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