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回复: 0

水浒人物传186:智多星-吴用(7):无奈!吴用为拯救梁山使出的最后一计?

[复制链接]

5166

主题

23

回帖

1万

积分

vip

积分
15731
发表于 2024-11-21 2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接上文。
招安之后,吴用让然没有发放弃改变宋江的决定。
招安谈妥之后,宋江便要起送各家老小还乡。
吴用谏道:“兄长未可,且留众宝眷在此山寨。待我等朝觐面君之后,承恩已定,那时发遣各家老小还乡未迟。”
您看到了吗?吴用对朝廷还是由疑虑的。
他对招安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招安达成后,宋江奉命征辽,还没开战,就发生了小卒杀犒赏官员的事。
虽然错在朝廷,但政治不是讲理的地方,宋江慌得不行。
关键时刻还是得吴用出手。
只可先把那军校斩首号令,一面申复省院,勒兵听罪。急急可叫戴宗燕青悄悄进城,备细告知宿太尉。烦他预先奏知委曲,令中书省院谗害不得,方保无事。
吴用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危机攻关 。
你可能又要说了,如果吴用不想招安,干嘛要帮助宋江脱困呢?
事情走到这个地步,已经无法回头了。
之前投降的朝廷官员心都早就飞走了。
现在造反,没准关胜就出来劈了他。
招安是没有回头路的,主要是人心已经散了 。
征辽,吴用出了很多好主意,这里就不细说了。
因为和他即将发的大招一比,都不算事。
宋江攻下蓟州府后,辽国派遣欧阳侍郎策反。
吴用道: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
吴用居然想造反,那么他为什么这么想呢 ?
“我寻思起来,只是兄长以忠义为主,小弟不敢多言。我想欧阳侍郎所说这一席话,端的是有理。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功成,必无升赏。我等三番招安,兄长为尊,止得个先锋虚职。”
所以归根到底诏安有什么好处呢?
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只有宋江的自我感动。
那么忠义值几个钱呢 ?
起码在吴用看来是不值钱,因为他干了那么多事,出了那么多主意,有几个忠义的?
吴用不理解呀,为什么宋江天天把忠义挂在嘴上,梁山的脏事干的还少吗?
他宋江架空晁盖就是忠义了?
关于宋江的真实想法,他为什么脸皮那么厚,小宝这里挖个坑,咱们到宋江篇的时候细说。
吴用说投降,宋江肯定是不能同意的,老子接受招安就是为了投降辽国?
那我还招什么安呢?老子诏安就是要当宋朝的官。
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题。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吴用再次失败,宋江在寻死的路上一往无前。
不但自己死,带着兄弟们一起死 。
吴用能怎么办呢?
他把自己的小脑袋开到百分之二百,也赶不上征方腊梁山死人的速度 。
他尽力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劝宋江少流点眼泪,保重身体。
因为今天的这一切,他早就预料到了 。
这就是招安的必然结果 。
这就是宋江自我感动的代价 。
平定方腊后,吴用受封为武胜军承宣使。
自到任之后,常常心中不乐,每每思念宋公明相爱之心。
吴用追随宋江那么久,尽管他和宋江在招安上有不同意见。
但是宋江给了他舞台,给了他充分的信任,给了他施展才华的机会。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吴用来到宋江坟前。
吴用是一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坐享荣华。到今数十余载,皆赖兄之德。今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于九泉之下。
然后他就和花荣一起自挂了东南枝。
似此真乃死生契合者也。
宋江李逵花荣吴用刚好可以凑一桌麻将了 。
这就是吴用的一生,一生唯恐天下不乱,因为只有乱世中才能施展自己的所学。
他一生中最大的意义就是折腾,招安后生活枯燥又无聊,他的人生就没有了方向。
他不贪钱,不好色,不爱权,他爱什么呢?
他爱的是左右他人的人生 。
他最幸福的事情不是自己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他人的人生。
他这一生最失败的事情,就是没能改变宋江吧。
而宋江吸引他的地方,或许也正是宋江的执迷不悟。
到了地府,吴用又可以继续自己的事业了。
大哥,我要是不改变你,我一辈子都会缠着你。
故事的最后,小宝再多说两句。
为什么谋士做不了老大,因为常用阴谋诡计。
导致对人的普遍不信任,而其他人也会反过来不信任这个搞阴谋的主。
总觉得他准备算计人。
没有人支持,就形成不了团队,没有团队就没有话语权。
所以谋士只能通过影响老大来改变决策。
谋士必须取得老大的支持,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和老大叫板。
这就是吴用的囚徒困境。
做老大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要获得下属的信任。
所以真正的老大,一定不能搞阴谋,只能玩阳谋。
就算坏,也要坏的明明白白。
因为忠诚来自于信任。
而信任来自于坦坦荡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立刻回复|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名著书屋 ( 浙ICP备2023009757号 )

GMT+8, 2025-8-29 05:08 , Processed in 0.08305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